5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会见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严大龙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共同加强法学学科建设进行探讨。
王轶对严大龙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回顾了两校之间特别是在法学学科建设领域唇齿相依、相互支持的历史。王轶指出,上海海事大学办学历史悠久,特色突出,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在涉外法治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近期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完善涉外法学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涉外法治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王轶还指出,去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做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指示;5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召开了首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欢迎上海海事大学将优秀成果推荐至平台共同发布,期待双方围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加强合作。
严大龙介绍了上海海事大学的基本情况与办学特色,对两校共同推动法学学科建设、合力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表示赞同。严大龙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是新时代法学院校开展法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期望两校能继续密切合作、拓展合作领域、丰富交流形式,共同为提升涉外法治工作水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法学力量。
会后,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严大龙一行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深度研讨。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殷骏、党委副书记陈楚瑶、教授沈秋明、副教授王慧、团委书记吴长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焕芳,副院长张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洪荞,教授邢海宝、助理教授刘洋等陪同交流。
(责任编辑:董涵琪)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