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所高校学生代表接过“‘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旗帜)
昨天下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签约暨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据介绍,行动计划包括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六大机制、14个具体项目,将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在京高校进行首批试点。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出席启动仪式。
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学生代表师曜以青年视角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首都的生动实践,激昂的音乐剧《觉醒年代》播撒“觉醒”的火种,首都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傅萌娓娓动人的讲述让文物“活起来”,从艺60余年的老艺术家李光复分享亲身经历勉励青年……启动仪式上,高校学子和知名专家现场讲述了动人的故事,反映了首都高校师生见证并参与新时代首都发展、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的热情,以及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使命感。
据介绍,行动计划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创新推出,包括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六大机制、14个具体项目,旨在深入推进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培育、文化强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互动、相互赋能,将首都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红色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送进高校、送到青年学生中,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其中,“信仰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理论研究宣传机制,包括“‘理’赞青春”首都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提升项目等两个项目;“红色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机制,包括“觉醒年代”研学行等三个项目;“古都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历史文化活化利用机制,包括“慧眼识文物 文脉心中传”首都高校学生参与文物研究等三个项目;“文艺行”为推进“大戏看北京”与高校融合互动机制,包括“戏聚高校 佳作有约”优秀演出进高校等三个项目;“志愿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包括“青春与志愿同行”首都高校力量参与重大活动志愿服务等两个项目;“园区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机制,包括“园区导师团、园区小助教、园区体验官”项目。
启动仪式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在京高校成为行动计划首批试点。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与16所试点高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确保“一校一策”,推动行动计划落细落实。未来,在试点高校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常态推进的基础上,还将逐渐推广到全市,力争打造全国示范性品牌。
(原文刊载于《北京青年报》2023年5月24日第05版)
(责任编辑:苏曼)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