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学习动态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绘好“第一家”的亮丽底色
2023-05-26 15:09:25
969 次浏览
来源: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编辑:朱 泽业

作为全国第一家以中共党史党建命名,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智库建设一体建设的实体性、成建制的学院,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既是光荣使命,也是职责担当,更是发展机遇。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认真研究谋划,精心组织实施,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心绘好“第一家”的亮丽底色。

做好以“三热合一”新格局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表率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坚持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正的学风、浓的氛围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形成主题教育上中下“三热合一”的生动局面。

一是精心安排部署,严实谋篇开好局。第一时间召开贯彻落实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学校动员大会精神和要求。第一时间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大会,将全院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意志决心、行动担当统一到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第一时间制定《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有力有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二是突出参与主体,以上率下作引领。4月22日至23日、4月29日至30日,学院先后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期、第二期读书班。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等重点必读书目,并重温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轮流领读、导学,互相谈体会、讲感悟,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步。

三是紧扣支部抓手,战斗堡垒起作用。主题教育以来,学院党委各基层党支部积极组织集体学习、参观实践,实现全体党员、全体党支部的全覆盖。2022级硕士生党支部依托董存瑞烈士纪念馆组织党日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党员继承和发扬董存瑞精神,不断赓续红色血脉,激发青年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2022级博士生党支部召开“4.25”主题党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党员思想教育、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精深研究、研究宣传校史及红色基因等方面的指导引领作用。本科生联合党支部第一时间参观“红色教育家:吴玉章生平展”,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澜洁作为支部联系人一同参观。通过参观,支部党员真切感受到吴玉章老校长崇高的精神风范、艰苦朴素的作风和淳朴的家风,为弘扬吴玉章老校长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下基础。

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手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拥有一流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有着深厚的基础、充分的资源和突出的能力。

一是从道理、学理、哲理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立体化研究阐释。学院教师善于将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转化为主题教育中的实践优势,积极为主题教育提供有效经验,进而转化为推动学校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宋学勤、侯新立、周家彬等教师的理论文章《深刻把握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遵循》《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价值》。杨凤城院长受邀参加第三届“深圳干部读书节”,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进行联学,现场导读《习近平著作选读》。

二是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利用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杨凤城、耿化敏主编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论稿》,围绕一级学科建设基本问题,采用总论和专题探讨相结合的方式,建言献策,助力学科发展。2023年,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坚持以实的举措、正的学风、浓的氛围,推动全院师生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门修订2023年度春季学期本科生专业文献研读课经典文献,鼓励全体师生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目前已由董佳、周家彬、杜家丞、黄小钫、夏璐分别讲授五讲主题教育经典文献研读课程。

三是为服务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提供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依托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成立建设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5月20日,“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高端论坛暨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成立大会举办,来自全国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研究院将站在服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知识点为基础,以理论、实践、时代的发展逻辑为依据,为新时代新征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启示。

做好探索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先锋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优势的学科之一,也是最能彰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方法论的学科之一。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始终致力于建构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努力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发展新路。

一是全力构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中国自主的“中共党史党建学派”。4月30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一同前往参观“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一周年主题展,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走新路”的方向目标。5月10日,学院党委书记宋学勤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深刻把握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遵循》,积极倡议党史党建学界深刻把握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的根本遵循,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实现新的发展。学院耿化敏副院长在《党史研究与教学》中发表《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新型研究平台建设——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为例》文章,从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机遇与挑战出发,展望未来新型研究平台的发展路向。

二是奋力打造中共党史党建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学院党委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全过程培养,在专业学习方面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理论培训方面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定期组织支部外出参观学习,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另一方面注重教师的培育,学院开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胡华大讲堂等学术品牌,主动搭建青年学人交流对话制度平台,为青年党史党建人才提供成长阶梯的学术活动,以提升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境界水平,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学术共同体建设。

三是培养具有正确大历史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目前通过理论学习、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理论学习方面,学院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开展联学,邀请专家学者作《朱毛红军与古田会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中共党史党建学视阈下的“两个确立”》《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古今中外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五场主题报告;实践参观方面,学院组织学员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学习,鼓励同学们将党史专业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向着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断迈进。学院将积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当好中共党史党建人才培养的排头兵,做好中共党史党建人才培养的传承人,建好中共党史党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一年,是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扬帆奋楫的起步之年。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将以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画笔,奋力擘画好建优建强全国第一家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的宏伟蓝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努力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楷模、育人模范、研究行家、传播信使、实践先锋。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