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建立健全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覆盖面逐步扩大,2012年底已达到12.5%。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解读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代表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我认为可以用“三个最”、“三个转变”来概括。从全民医保体系的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社会救助项目全面发展、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等,均揭示了这几年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最快、公共投入力度最大、惠及民生范围最广的时期。
而“三个转变”更具有历史性意义:首先,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共识形成与转变。过去总把社会保障看成雪中送炭、消灾化险的工具,一提社保就会遇到“别把老百姓的胃口吊得太高”或者“千万别患福利病”的“善意”提醒。现在是顺应民意诉求,把社会保障制度当作合理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基本制度安排,是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根本途径,从而开始形成国民福利应当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已从多数共识上升到政治决策中的共识。
其次,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从选择型制度安排向普惠型制度安排转变的飞跃。以前的福利制度只覆盖一部分人,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全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已先行一步,其他制度安排也在持续扩大覆盖面,惠及全民已经成为既定目标并在稳步推进。
再次,社保制度正在由长期的试验性改革状态向定型、稳定的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转变。伴随《社会保险法》、《军人保险法》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的大幅修改,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描绘的社会保障发展蓝图,再加上本届人大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列入全口径预算报告,都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在走向规范化、定型化。
(光明日报记者 柳霞采访整理)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