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校园时讯
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塞伊菲·凯南教授做客人大史学讲堂
2013-04-03 10:12:47
8,211 次浏览
来源:历史学院
编辑:人大新闻网

42日下午,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的塞伊菲·凯南教授应历史学院的邀请,在人文楼三层历史学院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近代早期奥斯曼帝国对中国的认识:卡提卜·察拉比在他的17世纪世界史中的叙述”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系副主任王大庆老师主持,侯深老师担任评议人,历史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刘后滨教授和历史学院的华林甫、曹雯、牛贯杰、胡祥雨等老师以及数十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该讲座是历史学院主办的人大史学讲堂系列讲座的第四十一讲。

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赛义夫 2-756

塞伊菲教授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马尔马拉大学教育科学系。主要研究领域为土耳其现代化史、教育哲学和科学,开设了“伊斯兰文化和文明导论”、“伊斯兰思想史”、“土耳其教育的现代化历程”等课程,并兼任土耳其最大的独立研究机构“伊斯兰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讲座开始,塞伊菲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17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著名学者卡提卜·察拉比的世界历史和地理研究,然后对他的主要著作《世界历史》中关于东亚,尤其是明清时代的中国的宗教、社会、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有关记载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述评,通过一段段文字和一张张地图,勾画出了一幅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遥远的中国的带有“理想化”色彩的图景。由于卡提卜所参考的资料基本上都来自于欧洲人的记述,其中不免会掺杂进一些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内容。不过,塞伊菲教授指出,这样的一幅图景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地理大发现以来的现代世界的地理和历史观念的形成还是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奥斯曼时代的人们走出从前的狭隘思想和错误的认识,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走向现代世界,迎接现代西方的挑战。塞伊菲教授的讲述激发起了在场的听众对这些问题浓厚的兴趣。

讲授结束后,侯深老师做了简要点评,并就讲座中的一些问题与塞伊菲教授交换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