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用“经邦济世”的情怀照亮研究之路
2013-04-19 19:09:54
31,737 次浏览
来源:学生记者 毕玥
编辑:人大新闻网

奖学金同学2

王汉儒,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2010级博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从本科开始,王汉儒在人大学习的十二年间,曾先后多次荣获光华、费孝通等省部级奖学金,在中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7篇,攻读硕士、博士期间的成绩始终保持全系第一名。现挂职安徽省双凤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分管开发区金融、国际贸易,协管招商工作。

戴着黑边眼镜的他,皮肤很白,嘴唇微抿,斯文儒雅,很符合大多数人心中“学术帝”的形象。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王汉儒不仅在学术研究上传承着“经邦济世”的情怀,更用坚持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深入基层,践行着“实事求是”的人大精神。

坚守与传承

“从高中到博士,我在人大生活12年,感触最深的就是人大精神,它包括坚守、传承、实事求是。”王汉儒这样解读自己在人大的所学所感。“记得我2004年本科入学的时候,宋涛教授还健在,他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勉励大家治学应该勤奋而严谨,向我们提出了希望与指导。” 宋涛教授曾说: “经济学的魅力就在于既具有理论研究的逻辑美感,又具有经邦济世的人文关怀。”正是这一句话,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王汉儒的学术研究之路。

在本科班主任刘元春教授教导下,王汉儒一直把夯实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掌握经济学前沿技术作为学业精进的目标。在大学九年的不懈努力下,他掌握了经济学的主流研究方法,获得了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的保送资格,也曾荣获光华奖学金、费孝通奖学金等荣誉。凭着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的为学态度,他成为极少数在国际资本市场知名数据库WIND公开发表宏观研究报告的在校生。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本专业唯一一篇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学生的本职还是学习,这是最为公允的评价标准。”王汉儒这样说道。

学术之外的足球梦

“我在大学里最想要坚守的东西,其实不是学术,而是足球。”王汉儒如同分享一个令人欣喜的秘密一样说出这句话,脸上的笑意愈发明显。从大一开始,他就在学院足球队踢前锋。

近10年的校园足球生涯里,队里的朋友们来了又走,有时球队甚至人手不足,需要观众上场帮忙。王汉儒失落过,但是并不灰心,他坚信自己的队伍一定会有夺冠的那一天。“你看,我坚持在院里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博士即将毕业之前,冠军还是被我等到了。”王汉儒的语气中流露出按捺不住的喜悦,“今年春季学期的校园足球甲级比赛,我们经济学院是冠军。”

大学的这几年里,王汉儒只在球队夺冠那天流过眼泪。校足甲级比赛的冠军是很多人的梦想,王汉儒坚持了下来,并终于看见它开花结果。

“12年来学校的变化很大,但我知道它的精神是不变的,需要坚守和传承,就像需要钻研的学术,就像我一直热爱的足球。我在给本科生当辅导员的时候,也是这样教给他们的。”王汉儒在攻读硕博期间当了4年辅导员,他所带的第一届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成为全院攻读研究生比例最高的班级。他非常关心同学们的生活和思想动态,也为大家举办学习讲座、推荐参考书目、分享学习经验。“这使我的大学经历更加丰富,也让我能够亲自把传递人大精神的工作落到实处。”

知行合一,实事求是

如今王汉儒工作很忙,采访结束之后,他就要赶回安徽省双凤经济开发区,“那里有很多工作在等着我,等过完年我就更少有机会回北京了。”今年7月,王汉儒接受学校党委组织部的选派,赴安徽省双凤经济开发区挂职就任管委会副主任,分管开发区金融、国际贸易工作,协管招商工作。“这是一次让我真正学以致用的机会,我能够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为社会和群众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做到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我很荣幸,也感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王汉儒说。

园区内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难,资金周转十分紧张。王汉儒在了解清楚情况之后,主持召开了一次开发区出口信用保险与融资业务培训会,调研了园区数十家企业的工业生产、税收、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在了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他主持召开邀请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加的专项培训暨工作对接会。会议十分成功,为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获得了省、市商务部门的肯定。

在他看来,辅助开发区决策、了解企业需求、为大家排忧解难是自己的职责,也是自己深入社会、历练学习的过程。“书本上的很多理论一经运用,就会发现很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是知行合一的意义所在。”之前拥有很多实习经历的他,在开始这项工作之后才真正体会到基层工作有多么辛苦。“前几个月台风来袭,我们依旧要坚守岗位。我时刻谨记着母校教给我的‘实事求是’精神,用‘经邦济世’来勉励自己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