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咨询中心主办的第二期公共政策专题论坛在文化大厦401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主讲嘉宾是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和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教授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以及校内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讨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孔凡军主持。
任玉岭参事针对如何推进城镇化提出了综合举措,包括:先纠正认识偏差;农民市民化应是城镇化指标和目的;必须重视顶层设计,搞好城市布阵;副省级以上城市应接纳外来人口;城乡统筹要重视全域性和产业拉动。最后他强调,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引擎和抓手。他指出,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和地方政府财政开支对土地出让的过分依赖,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改革干部待遇终身制和一些不合理的照顾与安排,改革城市的资源配置与管理,以及改革城市的级别,减少城市层级。
蔡继明教授区分了“城市化”与“城市建设”两个概念,认为城市化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城市建设是已经城市化的人生活的改善,两个概念所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与此同时分享了他对“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理解,并指出了优先发展大城市的理由。
郑风田教授提出了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几大挑战,并提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去一直坚持错位的政策,只强调大力发展小城镇、限制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应该顺应现实中人口一直要往大中城市、超大城市流动的现象,充分挖掘大都市的发展潜力,让他们在这些城市安置下来。
随后,董克用教授进行点评。他认为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应立足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切实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围绕人口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重新配置优质资源。
“公共政策专题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咨询中心于2013年6月发起成立,每月举办一期,旨在为全国从事公共政策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定期的交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邀请中国重要高官及国内外公共政策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于当前中国在新的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的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一个相当的共识。中心希望论坛能够推动中国改革的学术发展,同时为中国有关政策制订提供有益的参考。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