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人大要闻
新闻学院开展赴山东诸城、湖南中方“新闻学子走基层”学习实践活动
2013-07-26 18:00:49
28,110 次浏览
来源:新闻学院
编辑:浩爽

编者按:7月8日至20日,新闻学院组织师生开展2013年度“新闻学子走基层”学习实践活动,分两路前往山东省诸城市、湖南省中方县实地调研。“新闻学子走基层”学习实践活动是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向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延伸,旨在引导新闻学子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现实国情,加强对新闻采写的活力源泉的感受,从而提高社会认知能力和新闻实践能力。

收获真知在基层

—— 赴山东诸城“新闻学子走基层”学习实践活动纪行

“这真的只是一个县城吗?”坐在开往诸城市区的汽车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生不时发出感叹。深青色的双向六车道城际公路,道路两侧宽达5米的绿色植物带,道路上来往不息的40吨级货车,车窗外划过的现代感十足的厂区和学校,使师生们觉得似乎是行驶在“北上广”的经济开发区,而非一个县级市的近郊。

2013年7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2位教师,带领着1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3名本科生,踏上了山东诸城的土地,等待他们的将是为期5天的“新闻学子走基层”学习实践活动。师生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基层的实地调研,了解掌握诸城在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中的具体做法。

诸城初体验  城市发展超乎想象

下午4时,汽车停在了诸城市潍河公园中,几个小孩正在喷泉下戏水。这座沿河而建的城市公园面积达2050亩,相当于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心公园——北京市朝阳公园的一半大小。城市雕塑等6个特色景点,开阔的活动空间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使这里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胜地。

潍河是诸城的母亲河,这里有水母栖息,足见水质之好。潍河公园每年在潍河生态保护上的投入就超过千万,以尽可能减少工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诸城市政府规划在这里建设生态产业带,主要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生态商居。在潍河公园周边,文化商业街、滨河高层楼盘,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往北1.5公里,建筑面积均超过7万平方米的诸城市会展中心和诸城市高新技术孵化器已投入使用。与潍河公园隔河相望的诸城市博物馆和诸城市名人馆建筑宏伟、设备精良、馆藏丰富,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北朝神韵——诸城佛教造像艺术陈列”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往西1公里,占地1050亩的诸城市恐龙公园,也吸引着不少游客。往南2公里,历史遗迹“超然台”见证了苏轼的笔墨豪情和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

1

图为同学们在参观记录诸城发展历史的诸城市博物馆

“高端、大气”最能恰当形容师生们对诸城的第一印象,也是诸城带给师生们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本科生李中生说:“刚到这里,从直观上来看,诸城经济发达、规划合理、城市整洁,与我想象中的县城是完全不一样的。”

诚然,山东诸城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脱颖而出的明星城市,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县级市第33位。《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诸城市是一个经济基本竞争力、相对富裕程度、相对绿色指数和居民满意度均为A+级的“幸福百强县”。改革开放以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诸城人先后探索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社区化发展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经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81.6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368元和12804元。由于诸城境内发掘出全国最大的恐龙化石遗迹,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龙城”。

2

同学们在北汽福田诸城奥铃汽车生产流水线旁和年轻的技术讲解员合影。诸城奥铃汽车厂现已形成年产轻型商用车35万辆的能力,是全球最大的轻卡制造基地

在晚上的选题会上,带队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黄河提醒学生们:“要好好观察和思考,诸城这样一个既不沿海也不临边、自然资源不甚丰富、铁路交通不甚发达、政策倾斜不甚突出的县级市,是如何发展到如此水平的?同学们要带着问题,在走基层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走进生产一线 感受产业发展脉搏

诸城的三产业比例约为9:59:32,其中工业比重明显较高。可以说,新型工业化是诸城在过去二十年取得县域经济飞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主要武器。在诸城,成功的企业和成功的企业家可谓比比皆是。目前,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过10亿元的有23家。与此同时,“70后”企业家也逐渐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7月9日,学子们调研的重点是诸城的县域经济发展,与工业生产第一线和成功企业家来一次“亲密接触”。在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子们参观了该公司的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线,该生产线的多款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都达到1/3。生产线旁边放着消暑冰棍的冰柜,这一细节彰显了企业对于工人的人性化关怀,引来了学子们的一致赞扬。博士生刘琳琳注意到,公司一楼展示厅的墙上挂着“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牌匾,而该企业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高达3000多万元。这激发起刘琳琳的研究兴趣,她将深入研究科技创新对诸城企业发展的拉动力量。诸城的当地企业在发展中特别注意突出蓝色引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37%,拥有院士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个,申请专利6800多件,参与制修订国标、行标61项。

山东信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另一个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诸城企业,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卵黄抗体、生物细胞转基因等兽药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学子们参观了国内唯一兽用脾转移因子GMP生产线,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产流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学子们来到山东迈赫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现场观看了自动化机器人写毛笔字、机器人焊接。参与机器人工作平台设计的迈赫电气设计研究所所长初勇刚被同学们团团围住,一个接一个的热烈提问令大家完全忽视了38度的高温天气。

3

同学们参观山东迈赫自动化装备公司。该公司是一家工业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主要生产电气自动化输送设备。图为讲解员在为同学们讲解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

在北汽福田总装一部车间,在先进的装配线之间,学子们发现了员工小组安全操作记录板,记录板上近十种安全监督和预防手段全方位展现了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在福田汽车全球配件中心,学子们参观了配件仓库里高达七层的高架区、提供5万货位的楼阁区和专供不规则配件使用的悬壁区。30多台叉车在库区内来来往往,挑拣、搬运1000多家服务站所需要的汽车配件。在仓库侧门,几十个2米见方的纸箱里装满配件,正准备由物流公司送往全国各地。在新郎希努尔集团二厂的生产车间,学子们参观了男装的生产加工流程。这里既生产军装,还生产“优衣库”等学子们非常熟悉的品牌服装。

当天的最后一站是得利斯集团。学子们参观了这家肉类生产企业的技术质量管理中心、“帕珞斯”火腿生产线,随后通过纪录片学习了RFID食品安全追随体系,使大家了解了该企业的肉类食品从牧场到市场的一整套生产加工和安全控制体系。更令学子们关注的是,得利斯集团不仅解决了1万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通过建立生猪养殖合作社的方式带动了23万户农民致富,帮助农民增收30亿元。

来自安徽农村地区的硕士生潘彩霞说:“如果在我的老家也有这么多发展良好的企业,年轻人们就不用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了。除了像得利斯集团这样直接拉动农民增收,更多的诸城企业帮助当地居民完成了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从而间接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而像诸城这样利用数以千计的企业将年轻劳动力留在本地,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 诸城市拥有汽车、食品两个千亿级和服装纺织、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四个五百亿级产业链,这也难怪其县域经济和城镇化水平都在全国处于前列。

结束了一天的奔波,师生们明显感到非常疲惫,但是晚上的选题会则是雷打不动的“传统”。选题会上,学子们回顾了自己一天的体会感受和发现的新闻点,带队老师逐一进行了点评和分析。罗建晖副书记告诉同学们:“学校组织‘新闻学子走基层’的学习实践活动是新闻战线‘走转改’在新闻教育领域里的尝试,希望同学们能贴近社会实践一线,真实体验社会发展的脉搏,了解掌握普通的群众、平凡的岗位在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为未来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探访乡镇社区 体验农村发展活力

自2007年开始,诸城市开始在全市农村开展农村社区化建设,以两公里为半径,把逐步撤销全市1249个建制村,并按照地域相邻、习俗相近的原则规划建设208个农村社区,每个社区涵盖5个左右的村庄、1500户左右。诸城市的“撤村并区”被称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诸城模式”。

4

图为同学们来到诸城市繁华中学参观。繁华中学十分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7月10日,师生们将前往诸城市的中学以及农村社区进行走访。在繁华中学,学子们领略了该校学生艺术教育的模块式教学和学生艺术团体的社团化管理。对于一个快速城镇化的地区来说,原本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对于教育的需求会不断增长。诸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是在本社区的中小学完成学业的;进入高等中学阶段,则分流到职业院校和市区的普通高中。诸城教育的发展特点就是均衡:各社区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差距不大;4个高中的教学水平和升学率也不相上下;2个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水平都在全省名列前茅,采用企业对口培养等方式实现百分之百就业。在繁华中学,2/3的学生是从农村地区来的,在高中阶段,他们与城市生源在学习、科技、文艺等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本科生赵晓晴说:“他们在高中阶段接受的艺术修养教育,比我中学时在省会城市接受的都多,现在每个孩子都至少掌握一门特长。看来苏轼当年写的‘至今东武遗风在,三千人家尽读书’在当下还是如此啊。”

随后,学子们驱车来到了枳沟镇乔庄社区。该社区原本人均耕地只有7分,居民多以种粮和做泥瓦活儿为生,收入水平较低。而现在一列列整齐的小别墅伫立路旁,学子们来到社区居民邬学义老人的家中。这座位于社区统一规划建设的两层小别墅占地面积达310平方米,邬学义老两口于三年前花了15万元搬了进来,小区的医疗志愿者隔三差五来给他们量血压、检查身体,孩子们都在社区工厂里上班,一个月能拿3000多块钱,生活水平可谓直线上升。

社区党委书记刘正光介绍,乔庄社区居委会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拿出4/7来建了一个2500亩的工业园,剩下的3/7发展现代化规模农业。目前,乔庄社区有2500个劳动力,但工业园的企业需求是一万人,以往的泥瓦匠变成了产业工人;农业产业园每年收入5000万,居委会按人头平均分配给社区居民。“撤村并区”有一项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的做法,就是成立1238个经济联合社,行使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分配权,已完成清产核资和改制工作的经联社(居委会)有317个。

在东枳沟社区,学子们参观了诸城特色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即以社区为单元确立管理服务网格,每个自然村、驻区单位作为二级网格,各设1名网格长,30户左右为一格,各确定1名信息员,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工作沉到社区、纳入网格,实现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无缝隙、全覆盖。学子们还注意到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综治工作站、群众工作站、警务室、卫生室等服务站室,配套建设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快餐店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打造起“两公里公共服务圈”,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

村民张秀莲家,住在东枳沟社区中心居住区“聚和苑”中,三室一厅的房子由社区统一负责供水、供电、供暖、排污,生活水平和城里的小区没什么两样。她风趣地说:“晚上的小区广场活跃了这些娘们儿。”在大家的笑声中,东枳沟社区党委副书记孙宁介绍,自从自己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完研究生后,便来到了诸城的农村,这几年她目睹了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比如,大家衣食住行的方式变了,穿得更时尚了,出门开上小汽车了;妇女们从以前比较保守的状态变得更加开放了,小孩儿越来越懂礼貌了;大人们去厂里工作,也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大家有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去社区,有个家长里短去找网络信息员,解决不了的去社区服务中心的法律事务室,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前一段时间谈到城镇化时说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5

参观辛兴社区,该社区在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园区和聚集融合区建设等方面有较多创新成绩。图为社区工作人员在为同学们介绍情况

在东山社区,学子们通过走访了解到当地通过与大森林特种动物养殖合作社进行党支部联建,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发展水貂、狐狸等特种养殖,使当地的丘陵薄地变为7000亩规模化养殖基地,带领1700多个养殖户实现年平均收入突破30万元。在鑫兴烟农专业合作社,学子们参观了该合作社品牌定向生产、机械化种植、合作化服务惠烟农的生产方式。在辛兴社区,学子们参观了社区综治维稳中心和为民服务中心。其中,社区教学站引发了学子们的兴趣。辛兴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希云介绍,社区学院每周都有2到3场讲座,内容涉及农业技能培训、健康养生教学、道德文化讲座等多个方面,讲师由教育局等政府部门向职业技校等教育机构聘请。“人多的时候,70多个座位的教室都不够坐,周边的村民都会过来听一听。”据了解,这种“教育机构出菜单、社区居民出订单、政府部门来买单”的社区学校模式已经在诸城的所有社区中推广开来。

在选题会上,黄河副所长叮嘱学生们:“诸城的农村社区化改造、网格化管理、服务型党建其实是基层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同学们应该从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上来观察和理解这个问题。”

座谈加深访 透过基层学真知

7月11日上午,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们与诸城基层干部进行了座谈。学子们分别就企业的人才引进、产业的差异化竞争、社区的社会关系协调、家庭农场的探索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李中生说:“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对一个县级市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种了解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深刻的。”

随后,人大新闻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在诸城市正式挂牌。罗建晖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始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推动学生走基层、接地气上积极探索,连续两年来到诸城进行‘新闻学子走基层’学习实践活动。诸城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经验,体现出诸城人民锐意进取、团结拼搏的精神,是一个新闻‘富矿’,是新闻学子们深入基层、贴近实际、了解社情民意的好窗口。”诸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盛说:“感谢人大新闻学院将实践教学基地设在诸城。在这几天的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作风扎实、工作认真、见解独到深刻,得到了受访单位的一致好评。希望以实践教学基地的成立为契机,推动双方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下午,学子们兵分四路,针对自己发掘的新闻点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采访。刘琳琳来到诸城市人保局,了解诸城关于外国专家引进和博士生流动站方面的举措;王铭来到诸城市经信局,了解诸城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和未来前景;潘彩霞、许若溪、赵晓晴,重返辛兴社区,分别对王希云同志、社区“民情账本”、社区教学站进行进一步的采访;李中生则赶到十里社区,了解水貂养殖户的生产情况。最后,学子们齐聚十里社区居委会,一起采访了社区党委书记、“诸城貂王”孙万红。他对于基层党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的真知灼见和在基层工作的丰厚经历、独特智慧,令人钦佩不已。硕士生许若溪说:“他对群众的真挚情感和做群众工作的智慧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没有人能想到这样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人能有这样的胸怀和智慧,真是‘能人在民间、真知在基层’啊。”

6

同学们走访十里社区。该社区同东山社区进行联建,共同进行特种动物养殖。图为同学们向社区党委书记孙万红了解社区发展情况

采访归来,同学们开始总结这几天的收获。本科生史一棋说:“诸城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和社区化建设模式,企业家们奋发有为、团结互助的企业家精神,基层社区干部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踏实工作,普通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等等,都是在书本课堂里难以获得的。在诸城的社会实践这堂课,将令我们受益终生!”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诸城,新闻学子们把足迹印在大地,他们通过实地调研看到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以及由此带来的居民生活实实在在的改变。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同学们获得了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最真实、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不仅在学子们密密麻麻的采访本中,更在学子们满满当当的头脑中。

(文/王铭)

在基层中长见识,从实践里获真知

—— “新闻学子走基层”赴中方县学习实践活动纪实

2013年7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生一行八人抵达了湖南省中方县。他们将和受邀前来的两位媒体指导老师一起,在这个“湖南省最年轻的县”进行为期5天的“新闻学子走基层”学习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是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向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延伸,旨在引导新闻学子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现实国情,加强对新闻采写的活力源泉的感受,从而提高社会认知能力和新闻实践能力。学习调研和新闻实务的并重,让这些新闻学子对本次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

深入生产一线触摸工业脉搏

中方县地处湘西,雪峰山脉西麓,于1998年2月正式建县,被称为“少年中方”。这里拥有丰富的农林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同时紧邻芷江机场、湘黔铁路和娄怀高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作为农业大县的中方县着力打造新型工业,获得了“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重点县”等荣誉。

16日一大早,团队成员来到了此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中方工业园。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怀化亚信电子有限公司和湖南金大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践团队首先走进了亚信电子的生产车间,参观了电源变压器、电感线圈等电子元件的生产过程。据公司负责人张青山介绍,亚信公司生产的电子元件还被苹果公司采购,作为苹果手机的零部件。作为一名青年创业者,他早年走出湘西来到深圳打工,事业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又返回家乡中方县,在此投资创建了亚信电子公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学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

7

走基层实践团队在亚信电子公司的生产车间,休息期间于洋同学在采访一位工人师傅

 在结束在亚信电子的参观活动后,实践团队接着来到了金大地材料公司。一下车,他们便收到了公司人员递过来的安全帽。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原料运输线、水泥窑、五氧化二钒和白炭黑生产线。中控室里“浇筑诚信、凝固永恒”的标语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公司董事长彭忠喜介绍,金大地公司成立于2001年,拥有总资产19亿多元,员工1126人,业务涉及建材、化工和电力三大行业,是中方县纳税第一大户。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公司还积极创建、实施独特的循环经济发展,例如收集废气中的余热用来发电。

8

走基层实践团队在金大地公司中控室,听取董事长彭忠喜讲解有关生产流程并认真记录

企业参观归来,学子们对中方大地上正在拔起的一座座高楼留有深刻印象。在中方县规划馆,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中方县城的设计规划情况。本科生郭浩田表示,要想理解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有效结合,我们必须深入基层、观察企业。

9

实践团队成员在中方县规划馆的合影,在这里他们参观了县城整体规划展览

走进田间地头畅谈农村发展

在参观中方工业园后,17日的行程是深入农村走访调研。构成中方县的人口中,92%是农业人口。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特色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实践团队首先抵达桐木镇大松坡村,走进了村民王大姐家里,向她咨询有关葡萄生产销售的一系列问题。王大姐家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户,村里唯一一株有百年历史的葡萄藤就在她家门前。她向同学们介绍到,这里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是“湘珍珠”刺葡萄,适合在湘西的山地种植,产量高,平均每亩地一年的种植收入约有一万二千元。

10

走基层实践团队走进大松坡村,同葡萄种植户王大姐畅谈葡萄生产销售问题

桐木镇曾飞副镇长向我们介绍,大松坡村现有湘珍珠葡萄3200亩,其中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亩,年产量600万公斤以上。“这里的葡萄产量这么大,你们有没有开发葡萄酒产业的想法呢?”硕士生翁之颢问到。“就在前几天,县里刚从美国引进了资金,共同开发雪峰月色葡萄酒庄项目”,曾飞补充说,“我们又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发展旅游业,把桐木镇打造为‘中国南方最美的葡萄沟’。等到九月份,路修好了,还会举办中方县第一届葡萄文化节。”沿着葡萄沟继续前行,实践团队一行来到了村民高昌礼家。高大爷是一名残疾人,患有腿疾,因为技术好还担任了葡萄种植小组的组长。当了解到高大爷50多岁终于如愿加入党组织、积极为周围的乡亲义务传授种植技术的时候,同学们对高大爷十分敬佩。

下午实践团队一行乘车前往楠木铺村。往来的山路坡陡路窄,上山的车一路不停颠簸,还半路抛锚。团队成员到达了村支部书记杨圣良家,了解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状况。楠木铺村主要种植桃树,销路很广。当硕士生金纯斯问及桃子运输的问题时,杨圣良道出了自己的苦衷。“以往桃子主要是靠我和妻子一筐一筐背下山去的,每筐七十多斤。现在虽然有路了,但是大车还是上不来。”杨圣良的妻子是当地桃子生产合作社的社长,她和丈夫贷款为村民购买桃种和肥料,自家却欠下了许多债。“您在担任村支书期间,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同学们问到。“现在的桃子产量还不够大,交通也差。我一个人的生活不重要,只希望能带动起大家来种桃致富,在这山上做好文章。”杨圣良摸了摸手中的桃子,望向了屋外的桃林。

11

走基层实践团队在楠木村杨圣良家采访,了解有关特色农业情况

观察基层党建,感受特色办学

在大松坡村的时候,同学们注意到了葡萄上套的白色纸袋,于是向高昌礼问起葡萄的病虫害问题。高大爷讲到,葡萄最主要的病害是霜霉病,有一次他家的葡萄染了病,自己却不知道,多亏了一位干部提早发现,把配好的药送了过来,几千亩葡萄才躲过一劫。“这叫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开口之前”,曾飞副镇长说,“是我们‘三问三解’活动的一部分。”

12

走基层实践团队在牌楼镇陈家湾村,了解“三问三解” 的工作情况

“三问三解”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惑、解民忧、解民困”的简称,是中方县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一项有特色的活动。18日实践团队一行专门前往牌楼镇,与镇政府的干部座谈,了解“三问三解”的具体开展情况。团队成员了解到,牌楼镇之所以能够取得“三问三解”的成功,与“干部联组联户”的创新模式密不可分。党员干部与村民小组结成对子,定期下组、交流谈心,收集民情并建立档案,把百姓上访变为了干部下访。“狗都不咬的干部才是好干部,因为他们到村民家的次数最多。”博士生涂凌波在采访本上记录了牌楼镇陈家湾村一位村民的感叹。

去往牌楼镇的路上,旁边一所学校的条幅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这样欠发达地区的一所县级中学,竟然有学生考上清华大学,真是难得!”在回来的路上,实践团队参观了中方县一中。校长郭健为我们介绍到,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的那位同学,是一位美术特长生。郭校长表示,中方县一中的特色在于特长生的培养。普通生要想考入北大、清华、人大一类的名校,难度相当高。然而近年来,中方县一中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湖南省级示范性高中——长沙市一中签署联谊办学协议。长沙市一中对口帮扶支持中方县一中,每年免费接受三名中方县一中的学生前往学习,两校之间定期举办教师交流会,取得了不错成效。

本科生李佳琦同学说,令她感触最深的是中方一中的办学理念。“培养艺术特长生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其目的是使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人才。在这种办学理念下,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也就更加关心学生。这与我想象中的、至少是我见过的其他高中,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建设这么优美的校园环境,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过得开心。”在背靠青山、前临舞水、风景如画的校园里,郭校长笑着谈到。

为了明确新闻选题、协调采访过程,每天晚上实践团队成员都会聚在一起,交流一天的采访感受,反思采访过程中的缺陷。带队教师罗建晖、张怡对大家的采访写作提出了期望:要深入基层、善于观察,力求抓住具体人物和特定事件,从小处入手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意义,不要只讲究宏大叙事而忽略了实在内容。同学们认真听取了相关意见,并根据日程安排初步思考了采访计划。参观完两家工厂之后,实践团队成员再次碰头,交流观察到的新闻点。媒体指导老师人民日报社颜珂、光明日报社彭景晖对同学们的新闻素质表示了赞许,肯定了大家的选题,同时提醒大家,作为新闻人,要胸怀全局、全面掌握国情,同时贴近实际、观察细节,更加客观、准确地去看待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中方县的企业家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桐木镇因地制宜的生态产业链、乡村干部为民解忧的辛勤工作、落后地区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等等,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学习实践活动,让新闻学子真正做到了“接地气”,增长了见识。在了解现实国情的同时,又锻炼了采访写作的实践能力,收获了真知。这些在课堂里难以获得的人生经验,必将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文/郭浩田  图/颜珂、郭浩田)

相关链接:

新闻学院2012级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生暑期赴嘉兴、常熟社会实践

[中国青年报]在基层触摸真实的中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子走基层”活动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