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华北大学旧址保护暨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研究院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座谈会在原华北大学旧址解放军256医院活动中心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副校长刘向兵,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李璞,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学民,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宋立民,河北省教育厅巡视员闫春来,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桑卫京,石家庄市副市长兼正定县委书记王韶华,解放军256医院政委樊金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考察团成员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向兵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在致辞中指出,华北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摇篮,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新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将华北大学旧址作为“反映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宗教信仰及生态等各方面发展变化的重要遗存和见证物”加以保护、整修、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冯惠玲常务副校长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长期以来致力于为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服务。2012年底,人民大学与河北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为河北省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筹建人民大学华北研究院是学校贯彻群众路线、推进省校合作、服务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她希望,通过保护华北大学旧址、成立华北研究院,人民大学与河北省能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李璞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到河北省正定县探访学校前身、启动华北大学旧址保护、筹建华北研究院,不仅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落实省校战略合作协议的一项具体行动。他表示,河北省委省政府将大力支持修复华北大学旧址和筹建华北研究院,希望借助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打造省校合作的“正定模式”、“河北模式”,推动河北省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宋立民和石家庄市副市长兼正定县委书记王韶华作了发言,他们表示,人民大学教授考察团深入基层“接地气”、研究华北大学旧址保护、筹建华北研究院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将充分保护好华北大学旧址,全力配合支持华北研究院的筹建工作,以推动省校合作取得新的成绩。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考察团报告了在正定县考察调研的情况。国际交流处处长、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唐忠教授,教务处处长、社会与人口学院洪大用教授,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郑晓华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兼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哲学院何建明教授,环境学院沈大军教授,经济学院文余源副教授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为华北大学旧址保护以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提出了相关建议。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部分机关部处负责人和校友代表参加座谈会。
拟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研究院是河北省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的研究机构。研究院将依靠河北省支持,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在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法学、哲学、新闻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优势,开展对河北省及华北地区(京津冀)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发展重大问题和重点领域的全局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的战略性研究,服务于河北省及华北地区(京津冀)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事业发展,成为河北省及华北地区区域发展的智库,助力河北省“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的建设。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