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校园时讯
首届“公法与现代法治”中英研讨会召开 探讨现代立宪主义中的法治
2013-09-13 08:59:37
10,623 次浏览
来源:法学院
编辑:天武

9月2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与牛津大学法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法学院以及英国宪法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公法与现代法治”中英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拉开帷幕。本次研讨会主题为“现代立宪主义中的法治”,会期四天。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对现代立宪主义和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思考全球化背景下法治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走向。

来自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埃塞克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中英两国公法学界60多位学者与会,围绕宪政结构设置(Constitutional Structure)、法治与司法(Rule of Law and Judiciary)、人权保障(Human Rights Protection)、行政法治(Administrative Law)四个主要议题进行深度对话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在开幕式中发言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要了解各国在法治领域取得的经验,不能拒绝人类文明成果,要积极借鉴包括法治、人权在内的有益成果,扩大交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正在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宪法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法治与立宪主义的当代价值,在多元价值观世界里实现法律的整合功能。韩大元院长希望通过两个国家公法学者之间交流思想,分享宪法发展经验,共同推动法治与法学的发展。

1

牛津大学CUF讲师Nick Barber作了开幕致辞,对本次会议的筹备过程等事宜作了介绍,并对法治与立宪主义价值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2

9月2日,研讨会的第一个议题“宪政结构设置”正式展开讨论。英国艾塞克斯大学宪法学教授Andrew Le Sueur主持第一单元“软法与宪法惯例:危险与优点”,伦敦大学学院宪法学教授Dawn Oliver、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公法学教授Aileen McHarg、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胡锦光、牛津大学CUF讲师TarunabhKhaitan先后作主题发言,共同探讨了英国的宪法惯例与软法、英国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软法的态度、软法的正当性与有效性、中国的宪法惯例、软法在中国宪政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忠夏、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翟志勇对上述主题发言进行评论。

第二单元“英国与欧洲,中国内地与香港”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振民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李树忠、牛津大学CUF讲师Nick Barber、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林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香港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陈秀慧分别作了主题发言,探讨了英国1998 年《人权法案》对司法解释的影响,欧盟与英国的关系,相关宪制机构的改革、以及中央政府与香港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牛津大学讲师Hayley Hooper、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黄明涛对上述主题发言作评议。

9月3日上午,与会学者围绕“法治与司法”议题展开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志铭主持了“法治概念”单元的探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公法学教授Martin Loughlin、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林来梵、牛津大学Nick Barber、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景文在发言中就法治的概念、法治的要点、法治的界限与特征等问题进行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余履雪与郭锐分别作评议。

下午1:30,研讨会进入第四个单元“司法独立与司法责任”,本单元讨论由英国驻华使馆政治处秘书Ewan Smith担任主持人,英国艾塞克斯大学宪法学教授Andrew Le Sueur、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牛津大学法学研究员Paul Yowell分别作主题发言,探讨了司法独立与司法责任、中国的司法独立、中国法律体系下司法与民意之间的关系、司法独立与法治的关系等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魏晓娜就上述发言进行点评。

研讨会的第三个议题“人权”分“对权利的政治与法律保护”和“福利国家中的法治”两个单元,于9月5日展开讨论,分别由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公法学教授Aileen McHarg、伦敦大学学院教授Dawn Oliver担任主持。来自牛津大学法学研究员Paul Yowell、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文奇、社科院法学所教授莫纪宏、牛津大学讲师Hayley Hooper以及南开大学助理教授李蕊佚就中国的人权保障、英国对人权的司法保护、英国《人权法案》对中国的启示、法治文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作主题发言,艾塞克斯大学宪法学教授Andrew Le Sueur、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建飞、伦敦大学学院资深讲师Jeff King、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陆海娜先后在发言中探讨了法治与福利国家、中国社会福利立法的争论和走向、财政紧缩下英国的福利与接 近司法权,以及外国人的司法权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翔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谢立斌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爱青、博士后丁晓东对上述主题发言报告进行评议。

9月6日上午,研讨会进入最后一个议题“行政法治”的讨论。第七单元“法院规制行政的能力”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公法学教授Martin Loughlin主持,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公法学教授Aileen McHarg、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伦敦大学学院宪法学教授Dawn Oliver、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分别作主题发言,探讨了英国司法及法院之外对行政的规制,中国的行政审判制度的现状与未来、我国法院如何发展行政法等问题。清华大学教授何海波、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高秦伟分别作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莫于川担任第八个讨论单元“法官在国家中的功能与角色”的主持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公法学教授Martin Loughlin、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马怀德、伦敦大学学院资深讲师Jeff King、社科院法学所教授周汉华、牛津大学CUF讲师TarunabhKhaitan 分别就司法独立与司法审查、中国行政法官的困境与改革、依法问责的价值、中国司法制度的规范与现实,以及司法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旭分别作评论。

全部议题讨论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与伦敦大学学院资深讲师Jeff King 分别作闭幕致辞。

3

本次研讨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牛津大学法学院全面开展合作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英宪法学会之间的学术对话与交流的正式启动,会议同时讨论了第二届研讨会的相关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