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媒体人大
[新华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3”在人民大学举行
2013-10-21 14:42:42
6,945 次浏览
来源:新华网
编辑:人大新闻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朱利)以“挑战与创新——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为主题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3”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展开交流和讨论。

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司王谦司长在题为《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几点思考》的演讲中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不是农转非、能不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今农村转移人口中有70%的人口希望落户大城市,而国家目前的落户政策则主要是放开中小城市,他认为这其中存在悖论。同时,他认为如果没有城市户籍就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也难以实现,即使运作也很难实现公平。

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发表了《从普惠走向公平:社会保障发展新目标》的演讲。他认为,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具备了普惠性,但公平性不足,可持续性尚不确定。权益不公的背后是制度的不公、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公、制度执行的不公。他表示:“没有公平便没有现代性保障,须创造起点公平,维系过程公平,缩小结果不公平。”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是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童星演讲的主题。童星认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亟需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要坚持事先风险管理、事中应急处理、事后危机管理相结合,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分别就互联网信息传播发展下的社会影响和人们为何变得更加政治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就社会结构变化下的社会管理展开探讨。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自2001年以来已经举办了13届,本次论坛的举办恰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一周年。

原文链接:[新华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3”在人民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