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图景交流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10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举办的法国文学图景交流会在明德国际楼举行。来自多所高校的20余位教授参加活动,交流法国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治学经验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语系主任徐艳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法语系情况和与会嘉宾。随后,各位老师针对自己在法语文学方面做出的成就、正在进行的项目以及在文学研究中遇到的疑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郭宏安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正在翻译的书籍《基督教真谛》,他剖析了该书的文学特点,认为该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郭宏安的发言引发了大家对“名著翻译能否成为研究课题”的讨论。来自社科院的余中先呼吁,国家应该积极培养翻译人才,并提出“将经典文学的翻译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之一”。他认为,法语的教学与经典文学的翻译可以相互促进,大家对此表示认同。
来自北京大学的秦海鹰老师提出了“文学作品中的法国性是否能通过国籍来判别”的问题。一位老师举出“传染病跨国传播”的例子进行说明。针对“法国性”这一问题,不少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逸旋和田妮娜两位老师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法国戏剧和法国新虚构小说发表了见解。会议最后,来自社科院的吴岳添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不能掉以轻心,要有严谨的学术态度。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