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美中基金会执行总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78级校友李黎回母校作了主题为“诗歌、艺术与审美人生”的讲座。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主办,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党委宣传部部长郑水泉、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白连永、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胡玲莉参加讲座。李黎校友同班同学、文学院教授许鹏担任主持。
李黎校友表达了自己重新回到母校的激动之情,回到母校,他不由自主回想起挥洒青春、放飞诗歌梦想的八十年代。他强调了诗歌的重要性:“如果说整个文学艺术是人类精神领域的皇冠,诗歌就是这个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因为“诗歌最极端、最典型、最突出地反映了美的特质,实现了审美主客体之间一种高度的融合”。
诗是什么?李黎校友认为,诗是“空灵的”,诗歌的妙处恰恰是她的空灵美。诗不同于一幅可以定制、出售的画,因为“诗歌是不能买卖的”。针对当今大众对诗人认识的误区(“现在的诗人都变成地下工作者了”),李黎校友相信,诗歌在大学有其生存土壤,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非单纯的经济动物,还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至于为什么出版新书《诗是什么》,这是因为他想重新唤起社会对诗歌的关注。
李黎校友与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许鹏教授用“面对”、“立足”与“追求”六个字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李黎校友就是通过诗去“面对当前的现实社会”,去“立足”,去证明“自己的坚守、执着与原则”,并有所“追求”。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