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及管理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的“2013年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学校第一会议室召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中心、北京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张斌教授主持,他代表大会主办方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宣布了论坛的主要目的、议题和流程。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及管理研究》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教授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的构建背景与管理价值”为题向大会做了报告。冯惠玲教授首先从信息资源思想的角度,分别从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对信息资源进行了探讨;其次针对当前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等现状,探讨了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意义;接着,探讨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的管理价值和社会意义;最后,她表明了对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开发利用工作的信心,并预祝本次会议能碰撞出有价值的思想火花。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电子政务处副处长杨道玲作了题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研究》的报告,主要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框架、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政府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三个方面展开,并提出相关建议。他指出,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应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建立以用户体验和服务效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推进政府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北京师范大学绿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峥副教授以《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评价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城市竞争力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条件,融方法体系、研究思路于实践之中,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新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与框架”,并为国家和政府提出相关政策性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师朝乐门博士围绕此次论坛的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的设计和测度方面的研究进展。朝乐门博士主要从现状调研、模型设计、系统开发与数据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四个方面展开讲述,探讨了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并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测度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研究的研究工作给予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的发布将为我国信息化指数、两化融合指数的测评提供了基础数据来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的发布有助于我国从宏观层面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加快促进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各与会嘉宾还针对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设计和测度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最后,冯惠玲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做了总结发言,并对与会专家的配合和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研究以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34号文件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为政策背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当前,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需要呼吁并建立合作机制,共同促进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加强理论与实践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中的结合,推动学术界和务实界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做出贡献。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