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开放政府数据研讨会在明德主楼211会议室举行。
陈雨露校长会见了出席研讨会的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杰院士等专家学者。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冯惠玲教授主持。
冯惠玲教授在主持中指出,开放政府数据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已成为英、美、加拿大、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发展战略。政府占有了大量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政府数据,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拉动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型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更是政治体制改革纵深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我国对这项事业的战略价值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到位,阻碍开放政府数据的各种体制、机制因素依旧在拦路、挡道,开放政府数据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希望今天的研讨会能够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国杰主任作题为“数据共享——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前提”的会议主题发言。他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的治理者,应该具备大数据思维,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预测民众的下一步公共服务需求,提供更加智能与高效率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他总结了政府共享数据的类型、政府开放数据的原则、评价政府开放数据的维度框架,分析了阻碍政府信息共享的因素,以及世界各国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做法。他呼吁,我国政府管理者树立政府数据共享的理念,明确开放政府数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数据共享的法规和制度,制定政府数据共享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利用壁垒,充分发掘政府数据的红利,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提供持续而强大的动力。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石庆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杜小勇、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赵国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蓝志勇、信息学院教授文继荣、中国社会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卫东、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璋、书报资料中心副研究员杨红艳,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新河、《大数据文摘》负责人汪德诚,以及《智慧政府 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的作者徐继华、冯启娜、陈贞汝等同志参加互动研讨。与会者从开放政府数据的角度,对目前的社会转型和社会管理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围绕开放政府数据相关的动力机制、制度设计,开放数据的渐进步骤、范围边界,与开放数据伴随的个人隐私与公共安全风险问题,开放数据对经济社会运行、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议题,探讨出了积极的成果。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