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人大要闻
游走于亚非拉的世界学者:记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Thomas Reardon教授
2014-04-04 10:47:32
153,041 次浏览
来源:文/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图/图片与视频中心 袁源 侯骏明
编辑:天武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Thomas Reardon教授当选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学会(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Association, AAEA)2014年度Fellow。这是他自2012年1月签约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以来获得的又一项荣誉。

高大的体型,半框眼镜后透出学者特有的敏锐眼神,这是Reardon教授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在来到中国之前,Reardon教授已经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间游走了三十余年。

00 

从加州穷小子到农业经济知名学者

1954年,Reardon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的一个并不富裕的普通工人家庭,上大学之前他需要到农场打工以支付学费和生活开支。本科期间,他主修政策学(political science),还辅修了法语双学位。随后,他又赴法国尼斯大学继续攻读国际关系学。

看Reardon教授求学初期的经历,没有人会想到他日后会与农业经济研究结下不解之缘。但正是在异国他乡的法语课堂上,关于穷人与富人的辩论让Reardon开始思考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与众多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促使他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更多的困惑与深入思考,一系列的经历激发了他对农业经济研究最初的兴趣。

回到美国,Reardon教授选择继续留在学校深造。在哥伦比亚修习研究生课程时,他的研究方向转为了国际经济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时,他的研究兴趣进一步细化为了农产品国际贸易。这一期间他与导师共同进行了马铃薯供应链的研究,从此正式投身于农业经济研究领域,迄今已有二十多年。

毕业之后,Reardon教授受聘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事务政策研究所,于1992年接受密西根州立大学的邀请担任该校教授,同时担任国际事务政策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由于在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和巨大影响力,他2012年1月正式签约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了他在中国的研究之路。

“工作就是我的乐趣”

“十年磨一剑”是对Reardon教授研究工作的最好注解。十几年坚持不懈对一个问题的关注和钻研,让他有了比别人更敏锐的视角和更深刻的理解。当谈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Reardon教授说这可以追溯到十五年前,“那时我开始对食品产业,以及对农户、经纪人、批发商、食品加工厂之间的关系开始感兴趣,尤其是亚洲地区超市的急剧兴起,现代化浪潮所带来的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改变。”大约在2003年,Reardon教授发表了一篇关于发展中国家超市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学界关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Reardon教授在食品价值链领域挖掘出了新的研究点。

03

在他带的博士后——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董翀眼中,Reardon教授是一位十分严谨、力求完美的学者。尽管由于语言障碍,在田野调查中,他并不能直接和中国农民进行交流,但这并不妨碍他组织学生开展许多实地调研活动,并且要求收集的一手资料“必须真实可靠”。正式调研之前,他会反复进行预调研,并反复修改问卷。尽管对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早有耳闻,但他的执着认真还是超出了学生们的想象,2012年在开展正式调研之前,他们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来进行准备工作。

这种反复斟酌的完美主义,在Reardon教授的身上,转化为了《美国国家科学院报》、《美国农业经济评论》、《世界发展》、《粮食政策》等国际顶尖杂志的学术论文96篇。截至2014年3月,谷歌学者已统计到他的论文被引用14451次,在IDEAS上经济学家中排名前2.8%。

“我在拉丁美洲做了10年研究,在非洲做了12年,亚洲是我的第三站,到现在大概也有十多年了。”不知不觉中,Reardon教授已经为他的研究目标行走过了大半个地球。跨国生活经历丰富的他对于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认识,也总是抱有一种汲汲探索的热度。

Reardon教授认为不同文化之间有着相似的内核。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之间虽然差异很大,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却可能遵循同样的轨迹。他说:“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学习他们的文化、语言,这很有趣。”刚到中国时,Reardon一点儿中文都不会,但求知欲使得他中文进步极快。除了母语英语之外,Reardon教授还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法语、西班牙语,现在中文也可以听懂一多半了。

在人民大学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

Reardon教授在食品产业价值链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近年来他转向中国食品经济领域,中国美食显然是吸引他到中国的原因之一。

2012年,根据他的科研特点,结合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打造了一支以Reardon教授为首,以价值链管理为核心,专注于食品经济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团队。目前,该团队在国内同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

02

发挥自身的研究专业特长,同时依托学校学院的科研平台和基础,Reardon教授已成功获批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一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另外,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合作展开对江西和浙江大米、中国大米和土豆价值链的深入研究过程中,Reardon教授与他的团队为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科研注入了国际化的理念和活力,学术成果的国际发表也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和人民大学的国际影响力。

他还积极促进了校院层面学术和学生的国际交流。Reardon教授充分利用自己的海外学术资源,积极推荐国外优秀毕业生来人民大学任职,他先后推荐IFPRI、哈佛大学等国际组织和国外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到人民大学交流合作:

2012年3月,他邀请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高级农村发展顾问Hans Binswanger来人民大学举办专题讲座“印度农业的未来展望——与中国农业的比较”;2013年4月,Reardon教授又推动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和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IFPRI)联合举办“发展中国家食品价值链发展与创新国际研讨会”,推动了发展中国家食品价值链发展与创新的国际交流,搭建了食品价值链研究的学术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快了发展中国家食品价值链发展与创新的步伐。

除了专注于科学研究,Reardon教授对于带领青年教师、指导研究生也颇有热情。他每年为研究生用全英文讲授《高级发展经济学》,在国际小学期为本科生开设《农业食品经济发展的前沿话题》等课程,让同学们得以了解国际最前沿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开阔视野。

来到人民大学的两年里,Reardon教授招收了4名硕士、2名博士和1名博士后,并且指导他们分别对马铃薯、牛奶和水产品的价值链进行研究。Reardon教授认为人大的学生普遍都很认真,学院提供的工作环境也非常便利。2013年,Reardon教授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国际教师奖”,这是对他出色的教学工作的认可与回报。

在科研中秉承严谨认真的精神,已经60岁的Reardon在生活有着积极活泼的一面,甚至怀着一颗纯真可爱的童心。去年夏天,学校丁香园的花开了,他看到之后特别开心地跑过去,结果不小心跌入了一个没有盖好的井口。事后,Reardon教授专门向后勤集团打电话,要求他们立即将该处围起来,那份坚持与认真让人在心底钦佩这位美国教授的公民意识。

“Tom是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师”,对于他的学生而言,能够拥有这样一位世界顶尖、视野开阔的老师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相关链接:

农发学院特聘专家Reardon教授入选美国农经学会Fe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