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邀请,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鲁安东教授在公共教学三楼3106教室作了主题为“文字与图像的幻境——文征明的拙政园”的讲座。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唐克扬副教授主持。
鲁安东教授首先讨论了几个中国园林史上的问题。比如,“移步换景”并非古已有之,而是一个近代才提出的概念。园林作为一种“偶像”或隐喻,与现代主义美学不谋而合,这成为中国建筑学与园林研究结合的契机之一。
随后,他从文征明的绘画《东圆图》切入,着重讨论文字与园林的关系:文字如何作为一种提示“指导”园林中的人感受园林,以及园林如何被“误读”。他通过很多示意图(Diagram)表现文征明笔下的拙政园如何展开,拙政园中的场所与场所之间如何形成关系,拙政园的结构如何呼应“拙政”的主题。
鲁安东教授给出了关于中国古代空间概念的三个结论(Spatial Clues, Space as Process, Space as Adaptation),表达了他对于中国古代空间概念持久的兴趣。他最后以园林这个中国古代空间中的“有我之境”作为建筑与文字“斗争的战场”作为讲座总结。
简介:
鲁安东(1977-),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英国剑桥大学建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剑桥大学建筑与城市合作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城市可视化、当代城市建筑研究、城市更新、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近现代建筑再利用、电影建筑学、园林与空间等。担任英国建筑史学会会员、国际艺术史学会会员、英国建筑人文科学研究协会会员、国际学术期刊Landscape Research和Digital Creativity审稿人等,曾任剑桥大学沃夫森学院院士。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