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资深编辑陈徒手先生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层会议室作了题为“档案中的1950年代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辛逸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师生及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校外学者共30余人参加。
陈徒手先生首先介绍了在中国作家协会、北京人艺、北京市档案馆等单位的查档经历,讲述了抄写档案的过程和见闻,分享了挖掘史料的心得体会。其次,他结合近些年关注的俞平伯、傅鹰、王瑶、汪曾祺、冯定等近20位当代著名知识分子的案例,介绍了档案查证和口述访谈进行互动的过程,指出在官方浩如烟海的档案里,那些藏匿在不为人知角落里的档案经过细致梳理和缜密推敲往往能够提供历史现场的很多信息,帮助研究者了解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陈徒手先生总结指出从事档案资料的搜集既要有兴趣和热爱之心,同时又要有耐力、判断力,是一件“和时间赛跑”的有意义的工作。
在提问和互动环节,陈徒手先生和校内外师生就抄写档案的技巧、档案利用与学术写作、思想改造运动与知识分子的蜕变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辛逸教授总结指出青年学者应树立治学精神,热爱学术研究,培育问题意识,锻炼发现问题和学术论证的能力。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是中国当代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理解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命运变迁的重要关节点。陈徒手先生是研治当代知识分子问题的民间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知识分子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其近年出版的两部作品《人有病,天知否》《故国人民有所思》在学术界颇具影响。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