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率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商议在国学领域推进省校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校长陈雨露、常务副校长兼党委副书记王利明出席座谈会。
李军副书记介绍了贵阳孔学堂的创建过程、运作机制和未来规划。他表示,孔学堂以“传承与弘扬儒学,教化与开启新风”为目标,在学习、研究、传播、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领风气之先,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大师生、校友也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希望双方在原有基础上深化合作,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重大课题联合攻关等方面实现共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靳诺书记指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内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拥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显著的学科优势,在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有责任、有信心、有作为。学校将协调整合相关资源,深化拓展与贵州省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践基地,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陈雨露校长在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了历史新阶段。中国人民大学与贵州省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表示了高度共识,并进行了有益实践,在新时期保持着开展国学教育和普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先发优势。希望双方立足于贵阳孔学堂的良好平台,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向,梳理合作项目,取得更好的合作实效。
会上,双方就“大国学”理念下推进省校合作具体交换了意见。
贵州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苗宏,省委宣传部文明办处长黄浩,孔学堂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周之江,孔学堂学术部负责人史光辉、王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郑水泉,国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飞,科研处处长刘元春,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郭海鹰,国学院副院长孟宪实等参加座谈。
2013年9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与贵阳孔学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资源共享、师资交流、搭建国学文化平台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