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媒体人大
[人民网]人大协同五校启动大数据分析硕士培养创新平台
2014-05-19 17:50:50
7,398 次浏览
来源:人民网
编辑:浩爽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熊旭)今天上午,大数据分析硕士培养协同创新平台在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五所高校与政府部门和产业界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大数据分析应用型人才。第一期实验班将于今年秋季开学。

大数据分析硕士是交叉学科的分析应用型人才,其知识结构除了统计学科的统计建模、数据挖掘等内容外,还需具备计算机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领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背景;同时,要满足用人单位利用大数据决策的现实需求,需要政企产学研等多部门协同培养。

此次中国人民大学等五所高校发挥各自在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由统计学科、计算机学科、经济与管理学科相关学院依托应用统计专业硕士项目,组建大数 据分析硕士培养协同创新平台,旨在建成向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大数据分析人才需求单位开放,政产学研有机融和的协同创新平台。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全国手机媒体专业委员会、SAS(北京)有限公司、华闻传媒产业创新研究院、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龙信数据(北京)有限公 司、西部云基地与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签约,并接受授牌成为协同创新平台实习基地。包括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在内的一批有重要需求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将为大数据分析硕士培养建立实习基地,并选派有经验的专家担任校外导师。

据介绍,大数据分析硕士协同创新平台培养的硕士学位由各校颁发,学历中将注明联合培养。其核心竞争力是快速部署从大数据到知识发现和价值的能力,核心内容是面向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挖掘技术,培养方案与国际接轨。

根据培养方案,大数据分析硕士采用联合授课的方式,实行双导师制,包括一名校内导师,一名来自实务部门的校外导师。必修课的重点内容为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 的交叉部分,侧重于培养从大数据到价值的实践能力。每门必修课配备的教学团队由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在相关领 域有较高造诣的中青年学者组成。选修课由各院校分别开设,平台合作单位将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环节,和五所高校共同开发教学案例,设计实践和实习项目。

大数据分析硕士第一期实验班由五所院校从今年入学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生中筛选50人组成,必修课将在中国人民大学统一授课。

在大数据时代,拥有的数据规模以及从数据中获取知识和价值的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很多国家已把大数据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大数据人才已成为紧缺型人才。在政府和企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中,大数据分析应用型人才是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组建大数据分析硕士协同创新平台是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交叉协同上的全面创新,在迎接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中,率先迈出 了坚实的第一步。在全面深化改革,加速经济社会转型和民生福祉全面发展,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发展上,创新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工作,期待大数据分析硕 士协同创新平台这一全新模式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出表率和示范。当前,中国人民大学正大力推进智库建设,希望大数据分析硕士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能很好地 融入到学校事业发展当中,与社会各界构建起更加广泛深入的协同创新机制。

新闻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发挥着在数据科学发展以及在交叉学科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在大数据分析领域具有显著的全面性和综合性。2009年3月,学校成立中国调查与 数据中心,以跨学科的视角、国际化的标准,适应大数据,拥有项目设计、抽样设计、调查实施、数据分析、数学建模、指标体系构建、政策形成与评估、数据挖 掘、数据库建设,相关软件的开发等系统而全面的科学研究和项目实施能力,有力支持经济学、管理学和人文社科走向定量和复杂系统分析,全面支持国家智库战略 性研究。

在此次合作的五所高校中,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是大数据分析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央财经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财经和管理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应用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相关链接:

[人民网]人大协同五校启动大数据分析硕士培养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