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牛维麟常务副书记党课报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实践党的宗旨,为造就高水平管理队伍贡献力量
时间:2014.03.24

编者按:9月29日下午2:30,中国人民大学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牛维麟教授就机关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的有关问题,在逸夫会议中心400人报告厅给校部机关全体党员讲授了一堂重要的党课。现将牛维麟常务副书记讲课内容全文刊登如下: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实践党的宗旨,

为造就高水平管理队伍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 牛维麟

2005年9月29日)

同志们:

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督导组的要求,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党课。上周,程天权书记以《实践党员先进性要求,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做出重要贡献》为题,给全校党员代表上了一堂深刻而又生动的党课。程书记系统地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联系,深入地分析了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并结合实际,就高校共产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了具体意见,希望校部机关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体会,就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一、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认识

(一)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内涵

先进是组织或个人的一种属性,表现为组织或个人与社会发展规律、时代前进方向和人民利益要求的一致性。凡是先进的组织或个人总是以引领时代的独特品质,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基本纲领、理论路线、阶级基础、组织制度、纪律要求和党员标准等方面,体现在党的各项主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员的先进性是党员个人或群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在思想、政治、组织、能力等方面展现出来的、与一般群众相比较能够自觉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进步趋势的行为和特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每一个党员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素质、能力和实际行动上。

因此,共产党员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持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并积极付诸实践。刘少奇同志曾指出,“每一个党员都应该精通自己的业务。如果我们的党员,只有革命的热情,而无熟练的业务本领,那我们就不能领导人民的事业,就不能建设强盛的国家。”这就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学习、掌握、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技能和本领。在夺取政权时期,这主要是指领导和进行战争的本领和能力;在执掌政权的改革和建设时期,则需要领导和驾驭国家政权、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本领能力。

(二)不同时代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同表现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动态的。正因为如此,党员的先进性也是历史的、具体的、动态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党面临的问题和任务不同,党的先进性内容就会不同,党员的先进性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不同。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无数党的优秀儿女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共产党员”的旗帜。

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小家、顾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数优秀党员在各自的战线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共产党员奉献在前、报偿在后,争先进、创一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批又一批模范党员用自己的先进事迹实践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

(三)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那么,在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包含那些要求呢?中央在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从理想、信念、宗旨和作风等方面,对党员先进性要求作出了这样的概括:“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随后,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对这一基本要求作了进一步阐发,强调“六个坚持”,即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六个坚持”指明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进方向。从根本上说,“六个坚持”就是要求广大党员,要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不同岗位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的部署,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党员,均应根据上述基本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具体的先进性要求。

程天权书记在上周的党课报告中,结合学校实际,对我校不同岗位的共产党员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党员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争做教书育人先锋模范;干部党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争做管理育人先锋模范;职工党员要围绕教学科研,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的主动性,争做服务育人先锋模范;学生党员要高度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职责,强化先进性意识、学习意识和模范意识,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争做当代大学生的模范榜样。

机关党员干部一定要将程书记提出的具体要求,切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争做管理育人的先锋模范。

二、充分认识管理队伍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校机关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市委教育工委有关文件的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这是由管理队伍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一)基本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层次较高、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管理队伍

目前,我校机关干部有424人,其中,党员干部有311人,占73.3%。下面,就311名机关党员干部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从年龄情况看,55岁以下的有292人,占93.9%。其中,35岁以下的有120人,占38.6%;35—44岁的有65人,占20.9%;45—54岁的有107人,占34.4%。55岁及以上的有19人,占6.1%。

从学历情况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247人,占79.4%。其中,获博士学位的有20人,占6.4%;获硕士学位的有95人,占30.5%;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32人,占42.4%。具有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有64人,占20.6%。

从职称情况看,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有126人,占40.5%;其中,获正高职称的有25人,获副高职称的有58人,占中级以上职称获得者的65.9%。

可以看出,我校机关党员干部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层次较高、能够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管理队伍。这支队伍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各项事业中,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和高效管理,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在学校重大活动中,充分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二)管理队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在高校运转体系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现代的大学要有现代的管理,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管理。这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达成的共识。高等学校的管理,就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手段和措施,经过优化配置来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是以管理者为载体来实现的。高等学校的管理队伍,作为高校工作正常运转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实施领导和管理的责任人,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是学校各种信息汇总、传送和决策调控的执行者,是“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决定性力量,负有直接为教学、科研等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使命和职责,在高校运转体系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枢地位。党和国家对高校实施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作出的决策和制定的措施,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事业以及大量的日常工作都是靠管理队伍来推动、来完成的。

(三)管理队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高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两支基本力量,或者说两支基本队伍,一支是教师队伍,一支是管理队伍,这是支撑学校发展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这两支队伍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从二者关系看,教师队伍在学校居于主体地位,管理队伍事实上处于从属性的服务地位,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为教学和科研等中心工作服务的。但这种服务是十分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管理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如何,不仅直接体现为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与否,关系到学校的中心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甚至关系到学校稳定、改革与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学校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能否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队伍也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支撑力量。可以说,一流的高校,必须有一流的管理队伍。一个管理队伍水平不高的高校,很难说其办学水平和教学、科研等是一流的。

(四)高素质、高水平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启动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自觉加强管理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并作出不懈努力。一方面,提出并强化“一切为了学生”、“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等管理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干部培训、挂职交流、组团考察、境外学习等方式,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以期多方面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能力和水平,致力于在全校建立一个“校令畅通、反应灵敏、运转规范、运作高效、服务优良”的管理体系,建立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干的管理队伍。这是我校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证。

由此可见,管理队伍对我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根本目标的实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机关党员干部作为高校管理队伍的核心和中坚力量,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机关干部队伍中的共产党员,是在建设一流大学的管理队伍中的一员。

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机关具有不同于党政机关的特点,高校机关党员干部的管理工作也有异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工作。我在去年10月学校党校新上岗处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曾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概括为六个方面(处理好六种关系):

一是领导与专家学者之间的关系。学校依靠专家学者办学,他们构成了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体现。作为学校的管理工作者,一定要了解和关心这些专家学者的想法和意见,致力于通过事业造就人才、政策保障人才、机制激励人才、感情留住人才。二是两支队伍之间的关系。学校有两支队伍,一支是教师队伍,一支是管理队伍。这两支队伍构成学校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在处理二者之间关系时,要注意把握教师是学校的主体,而机关管理工作者则处于服务性地位,是为教师、学生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只有这两支队伍和谐了,学校事业才能发展。三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全校师生员工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化的利益主体,学校则是一个整体化的利益主体。毫无疑问,对学校来说,学校整体利益是最高的利益。作为管理工作者,就要善于协调学校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将个体的综合优势转化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四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学校实行的是集体决策制,但学校又是一个非常讲民主的地方。管理工作应当按照“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要求,在广泛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师生员工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五是结构与层次的关系。学校的管理框架包括部处和学院两层结构,分别负责行政管理和教学工作,这种组织结构是非常独特的;学校的管理层次还具有扁平化的特点。行政管理工作要意识到这些特点,在工作中注意院系与院系间、院系与部处间的协调,在制定政策时给予充分的考虑。六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独特的精神风貌,这些都需要继承,更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希望同志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把握、妥善处理好这“六种关系”,自觉服务于学校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各项中心工作,并在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注意在群众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中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在保持先进性方面走在其他党员的前列,积极发挥表率示范作用,机关的各项工作才能搞上去,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学校的各项事业才能蓬勃向上。

三、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查找机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一)结合工作实际查找问题,是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我校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党的组织建设现状”,“认真解决广大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校及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组织建设、服务师生员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目的,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为发展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我们要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把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个主题,明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个着眼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个方针。

(二)结合工作实际查找问题,也是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

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这“四句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

按照这个总体目标要求,我认为,我校机关党员干部应当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明确新时期高校机关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指导原则、具体要求和实践途径,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员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使自己在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进一步提高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服务师生员工的观念,提高服务师生员工的本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进学风、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全校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一步从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出发,努力解决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用实际行动赢得全校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同。同时,认真解决好教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力争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三)正视问题,找准着力点,增强先进性教育活动效果。

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就是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六个坚持”。对照这“六个坚持”,我校机关党员干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其一,理想信念淡漠。有的同志共产主义理想不够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不足,党性意识比较淡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现象;有的同志思想境界不高,在具体问题处理上有个人利益至上的现象。

其二,服务意识需要强化。有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漠,奉献精神不够,工作主动性不够;个别同志办事拖拉,效率不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作风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其三,岗位意识有待增强。有的同志爱岗敬业精神不够,欠缺“在其位谋其政”(如少数“双肩挑”干部没有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关系,不愿在管理工作中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等)的主动;有的同志责任心不强,与部门、院系协调不够,工作作风不够踏实;个别同志不够谦虚,不求上进。

其四,缺乏大局意识。有的同志在落实学校的大政方针、办学精神和改革举措时,本位思想比较严重,往往落实不够及时、准确、到位,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衰减”和“中梗阻”现象;有的同志以自我为中心,欠缺大局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有的同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其五,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有的同志党性意识较差,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同志知识基础较差,不爱学习,不愿钻研业务,跟不上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等等。

上述这些问题,虽然只存在于极少数人身上,属于个别现象、个别情况,但有时影响较大,对个人、单位甚至学校的声誉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今年是我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一年,是“十五”规划的收尾年、总结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筹备年、制定年,还是70周年校庆的启动年、谋划年,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二期项目,创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等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紧迫而繁重。在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实践中,机关党员干部要带头参加学习,带头交流学习心得和思想收获,带头开展与群众谈心活动,带头查找本部门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带头参加民主评议,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以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为重点,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切实解决学习作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力求在理想信念、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岗位意识、服务意识、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实效。

四、提高认识,牢记责任,加强实践,力争使校部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一)提高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断增强投身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

1、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首要的基本要求。理想信念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和本质特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推翻三座大山、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员具备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号召力。党员如果坚定理想信念,就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以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准绳,创造出各自的突出业绩,这完全是党员先进性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

2、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可见,坚定的理想信念要落实到行动上。我校从新世纪开始就启动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强调要办“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机关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把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我校更快更好的发展上来,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展示先进性、实践先进性、永葆先进性,为着这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二)牢固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展示机关党员干部的先进性

1、对学校工作极端负责,对师生员工极端热忱。责任是份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对高校机关党员来说,责任就是对学校工作极端负责,对师生员工极端热忱。对学校工作极端负责,来自于对师生员工极端热忱;对师生员工极端热忱,体现为对学校工作极端负责。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对师生员工负责,为师生员工服务。只有牢固树立这种正确的责任观,才能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建功立业,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2、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一名党员的作用,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来说,就像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作用却不可低估。高校机关党员都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着一定的任务。这些看来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是同实现学校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党的教育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希望校部机关每一个党员都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把精力、意志统一到部门、岗位的要求上来,不仅要尽职而且尽责,不仅要尽力而且尽心,以高度责任感用心去做每一件事,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三)加强实践,永葆先进性,切实发挥先锋模范和领导核心作用

1、校部机关党员要争做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模范。校部机关党员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科学管理,优化服务,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服务,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争做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模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2、校部机关党组织要成为学校管理队伍的领导核心。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机关党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工作方式,使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上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扩大机关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机关党组织紧密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服务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的领导能力,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学校管理队伍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提高五项能力,掌握服务本领,为造就高水平管理队伍贡献力量

1、认真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认真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党章》规定,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机关党员干部加强学习,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在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关键是要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同时,还要坚持业务学习。学习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国家和北京市教育政策、法规,汲取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管理经验,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在工作中,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本领,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全体党员的勤奋学习,推动建设学习型组织。

2、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能力。搞好调查研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根本要求。因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直接体现为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要保证决策的正确和科学,就必须搞好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说:“离开对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胡锦涛同志也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在他履新之初就率中央书记处的全体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结合新的实际牢记和坚持“两个务必”。

机关党员干部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师生,才可能了解师生需要,感受师生困难,掌握师生愿望,才可能为师生排忧解难,真正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

3、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能力。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总结55年执政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明确地提到全党面前。

机关党员干部要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科学民主决策、依法治校能力。机关党员干部要履行岗位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主动学法、认真守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学校和师生利益。

4、组织协调、执行落实的能力。组织协调、执行落实能力,是指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提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加强组织协调、执行落实能力的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具体体现。

机关党员干部要加强组织协调、执行落实能力的建设,为在全校建立校令畅通、反映灵敏、运转规范、运作高效、服务优良的管理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5、推动发展、开拓创新的能力。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要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在坚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机关党员干部要按照学校“1231”工作思路,高举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旗帜,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新理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工作向前发展。

同志们,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是我校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全校建立一个“校令畅通、反应灵敏、运转规范、运作高效、服务优良”的管理体系,建立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干的管理队伍,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全校师生员工持续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校部机关党员同志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此,我们要准确把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与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转化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实际行动,为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