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我在奥运现场”志愿者手记系列(三十四):奉献的精彩
时间:2012.07.29
题记:小小的雨滴,平凡无声,却悄然滋润大地
年少的我们,默默无闻,却以双手撑起服务奥运的蓝天……


7月25日,绿色家园媒体村正式开村,六千余名境外注册记者陆续入住,我所在的D区3号楼更是要接待来自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三百多名记者。
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拉门服务、前台咨询、电梯引领、工程保修、进房服务这么几个部分,和客房、物管的工作还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们是直接接触客人的“面对面服务”,前台是饭店的门面,为了给客人良好的印象,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优雅、礼貌的仪态。从前期培训开始,在站姿、手势、礼貌用语等各个方面就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以致于我现在见到任何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微笑、鞠躬问好,接任何电话的第一反应就是在前台接电话时的开场白“reception of D3. May I help you?”。同时,我们还要面对客人各种各样的提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记村里的各个地点、各种设施,包括餐厅的位置、班车时刻表、银行或商店的营业时间、收费洗衣房的价目、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等都要在短时间内迅速记住。另外,我们楼入住的几乎全是外国记者,以上所有的信息都要用英文表达。为了记熟这些信息,我和同宿舍的同学不仅经常在平时不上班的时候互相提问,还自己整理了一份住宿服务常用英文单词表,其中包括接线板、蚊香等以前从没用过的单词……总之,前台的工作不仅责任重大而且非常琐碎,但是也非常有挑战性。
同时我们前台的大部分同学还都掌握简单的第二外语,我本人作为德语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为德国客人提供服务便有了许多便利,我还在工作中主动学习了西班牙语和法语的日常会话。我们接待过的韩国、日本的客人都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在得到帮助后还会主动与我们握手,这一切不仅让我们感觉到开心,更加明白,作为前台服务员,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语言能力和沟通协调的技巧更是必须掌握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有竭诚为客人服务的那份真心。
从与客人的接触中我逐渐感受到,“用心去服务”是时刻站在客人的角度上想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供帮助,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得到客人的肯定。我们楼长常用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来教育我们,那就是“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为国家赢得尊严和友谊”。我想,我们不仅要可以把接待客人看成服务员与客人的交流,更可以看成是更根本的人与人的交流,这也是我们这些并不擅长待人接物的独生子女在这次服务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得到肯定。于是,每天向客人问好、给客人指路时得到他们真诚的微笑或是一句并不标准的汉语“谢谢”总是我们最自豪的事情。
在培训和测试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工作的紧张和忙碌。负责前台服务的同学不仅要脑子里随时装着各种信息,迅速应对咨询、报修等突发状况,还要负责钥匙管理、物品寄存等各种繁杂事务。
枯燥而辛苦的工作,也考验了我们的毅力,每天我们都会面对为客人拉门,拆房,做床,保洁等千篇一律的重复性工作,但不管重复多少次,都必须按流程规范细致认真地完成。同学们将其形象地归纳为“见人要微笑,服务要周到,咨询要到位,进门需礼貌。”的顺口溜。此外,我们还要面对一些平时都不愿意去做的工作,例如刷马桶,收垃圾等。但大家还是克服了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各种不适,认真完成了工作。记得一位做客房服务工作的同学曾说起,测试中他第一次拆房时,面对一个陌生人留下的脏床单被罩,一种厌恶感油然而生,可是想到这是自己的工作职责所在,还是硬着头皮把脏了的床上用品收了下来。但走出了第一步,后面就感觉容易多了。这样的工作,让我们收获良多,不仅学习了技能,磨练了意志,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相信这些,都是对我们的一种历练,对于我们未来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大家的努力和汗水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在7月11日和12日的奥运媒体村综合运行测试中,我们和酒店服务团队一起,接受了满负荷测试和短时间大量客人同时入住的挑战并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试住客人和酒店管理团队的肯定和好评,客人纷纷与我们合影留念。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了酒店服务的各项专业技能,做到了服务热情,仪态优雅,用语规范,应对自如。
从媒体村7月25日正式开村,直到8月29日闭村,期间国际媒体记者们的赞誉、频繁见诸报端的盛赞,都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凭借自己真诚的付出,一定能为中国赢得友谊和尊重。
辛苦之余,我也收获了欢乐和喜悦。工作之余,我在驻地积极参与了驻地宣传工作,参与了驻地报纸《奥运金钥匙》的主要编辑和骨干记者,并积极为驻地宣传工作出谋划策,尽自己所能,为老师分忧解难,先后参与了教育部座谈会、高校住宿服务团队演讲比赛等文案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并参与了第二期文化长廊展板的制作。我们的付出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绿色家园媒体村赵津芳村长和北京市教委孙善学委员亲自为我校住宿服务团队率先创办的报纸《奥运金钥匙》题字,对我们给予了亲切的鼓励,让我们感到欢欣鼓舞。
媒体村里的工作都是平凡热琐碎的,但我们深知整个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与无数人的平凡的默默奉献分不开的。在这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盛会中,我们身处幕后,鲜花和掌声不属于我们,但我们一样是光荣的,相信若干年后,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翻开旧时服务奥运的相册、回忆起这段服务奥运的经历时,流淌在自己心里的一定不是当时的荣耀风光,而是自己在中华民族盛事中的无私付出,这将是我自己一笔宝贵的财富。
永远忘不了,在8月28日团队联欢会上,3号楼王金亮楼长饱含热情的一番讲话:“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们,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奥运会期间赢得了八方宾朋的赞誉,你们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必将无愧于中国人民!”
难忘这两个月来服务奥运的点点滴滴,更难忘服务过程中结识的每一位亦师亦友的师傅,每一位携手并肩的朋友。
奥运已经落下帷幕,我们的故事却永远不会画上句号。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编辑:文静)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