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国之中轴’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第二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来源:历史学院
时间:2023.05.27

5月10日,“‘国之中轴’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系列活动第二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建伟以“近代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为主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北京中轴线南段、中段与北段几处地标性建筑的历史文化。

会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高江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晴,校长助理黄群飞等人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白洁、王建伟就“‘国之中轴’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系列讲座安排、大中学衔接的北京历史文化相关校本课程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自人大附中的80余名师生线下参与活动。本次讲座活动由高江涛主持。

高江涛对王建伟表示欢迎,并嘱咐同学们在初中阶段聆听专业翔实的北京中轴线历史知识讲座的机会十分难得,因此不仅要认真学习北京中轴线知识,更要在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的进程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王建伟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的概念与构成,随后分别选取中轴线南段的正阳门、中段的紫禁城和北段的景山以及钟鼓楼,回顾了近代中国发生在这些重要建筑物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点讲述了中轴线与北京城的密切关系。他以庚子事变、正阳门城楼改造、日军侵入北平、北平和平解放等几次历史事件详细介绍了正阳门的近代命运;又以五四运动、抗战胜利太和殿受降仪式等回顾了紫禁城以及天安门广场在20世纪上半期的高光时刻。最后,王建伟从“时间管理”的职能讲述了钟鼓楼对于明清北京城的重要意义,并从日常生活的角度阐述了钟鼓楼与北京百姓的血脉关系。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同学就北京中轴线的起终点等问题与王建伟展开了充分交流。

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通过精美的设计和布局,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建筑设计、空间平衡的天赋智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和、协调的追求。自诞生以来,北京中轴线便作为政治象征、文化代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连接起昨天、今天与明天,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项目旨在号召大中小学生投身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盛事,共同宣传北京中轴线知识、传承北京中轴线精神、参与北京中轴线保护,在“大思政课”中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3年3月18日,在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文物局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启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暨“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开展“‘国之中轴’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系列活动。本次讲座是“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第二讲,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邀请更多名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师生共同对话中轴线,上好传承中国文化、读懂中华文明的文化必修课。

编辑:杨钰晴
责任编辑:陈子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