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陶沙学术成果展暨中国人民大学归侨、留学归国学者文库建设座谈会在图书馆召开
来源:图书馆
时间:2023.06.01

5月29日,陶沙学术成果展暨中国人民大学归侨、留学归国学者文库建设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召开。吴玉章老校长孙女吴本立、成仿吾老校长之女成其谦、何干之教授之子何丁萌、许征帆教授之子许赤婴、陶沙教授之女芮南,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牟锋、中国人民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殷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章欣、学校侨联和学校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的其他领导、委员和理事,以及图书馆特藏部相关人员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图书馆副馆长程鑫主持。

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正在图书馆四层人大文库展出的“汉字信息处理的拓荒者——陶沙学术成果展”,展览主要围绕陶沙教授的学术成就展开,撷取珍贵留影、手稿集萃、科研成果、荣誉证章等展示陶沙教授在汉字信息处理领域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牟锋在致辞中表示,陶沙教授是我国最早投身于汉字信息处理的科研人员之一,是汉字信息处理领域的拓荒者和践行者。图书馆非常重视陶沙教授亲属向图书馆捐赠的这批陶沙教授珍贵的学术资料,先后对这批捐赠资料开展了清点、整理和数字化工作,并于去年十月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5周年之际精心筹备了这次陶沙学术成果展,全方位地展示陶沙教授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成就。

牟锋表示,陶沙教授是归侨学者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归侨、留学归国学者文库,是人大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图书馆入藏的归侨、留学归国学者的个人著作337册,手稿资料一千多份,证书奖杯124份,照片187张,个人藏书3845册,图书馆将继续加强这些学术资源的挖掘、研究和揭示工作。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归侨、留学归国学者文库的入藏规则,丰富图书馆的馆藏,充实我们的文库。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图书馆的捐赠工作,将更多具有学术价值的学术文献捐赠给图书馆。

会上,殷强回顾了从陕北公学华侨救国联合会到中国人民大学侨联成立的独特发展历史和光辉历程,提出陕北公学华侨救国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华侨革命群众组织,奠定了党指导华侨团体工作的重要政治基础。近年来,学校侨联老侨、新侨工作并重,发挥人才优势、传承人大传统,建设智库型组织,成果突出。

殷强表示,2017年初侨联正式向学校提出设立中国人民大学归侨、留学归国学者文库的项目,助力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学校党委亦高度重视。该项目将在学校设立专项,致力于收集归侨和留学回国人员的学术资料,为学校图书馆收藏学术和科研资料助力。项目倡议全校归侨教职工、留学归国学者将自己在海外学习、科研期间,在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以及其他学术和科研资料,特别是利用国外科研条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实到学校的文库项目中,不仅有助于学校师生了解中国人民大学留学归国学者的科研成果,更让这些学术成果为学校师生所用,拓宽国际学术视野,提升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服务国家发展的需要。

章欣简要介绍和回顾了陶沙教授的生平和学术成就,高度赞扬他严谨的治学风范和高尚的师风师德。陶沙教授一生致力于汉字信息处理领域的研究,为推动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作出了杰出的、开拓性的贡献。芮南在会上发表了感言。

法学院教授、学校侨联原主席何家弘捐赠了自己创作的《黑蝙蝠之谜》《王者归来》等畅销侦探小说的西班牙版、法文版、英文版图书共20册。

吴本立、成其谦、何丁萌、许赤婴和出席会议的侨联委员、留联会理事先后在会上发言,对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中心,如何更好地保存、利用和挖掘学术资源,探索口述史、3D电子文库等新的载体形式,以及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等方面提出诸多宝贵建议。图书馆将在做好珍藏人大记忆、珍藏学科记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研究,讲好人大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故事,弘扬老一辈人大学者的治学品格和道德风范,激励后辈学人和莘莘学子。

编辑:徐小婷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