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法学院院长杨东一行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开展调研交流
来源:法学院
时间:2025.02.20

2025年1月末,法学院院长杨东一行到访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与相关院系合作伙伴、在英留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会谈,围绕院系合作关系、人才培养项目和人才引进计划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多项战略合作意向,深化了合作友谊。

1月27日,杨东一行与牛津大学法学院院长John Armour、外事副院长Thomas Krebs及教授Matthew Erie会谈,就两院合作人才培养、共同学术研究、联合职业培训等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升级两院合作伙伴关系及推动两院开展多层次学术合作进行商讨。Armour表示,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法学院,需要积极拥抱快速变迁的世界,在应对科技变化上展现学术领导力。他希望推动两院学者携手开展科学研究,共同致力于研究面向人工智能的法律解决方案(Law for AI)与面向法律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AI for Law)。杨东分享了面向科技时代的法治3.0前沿命题,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引领数字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涉外法治大模型研发等领域的原创做法,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金融争议案件的司法智能解决研究课题进行探讨,并邀请John Armour等牛津专家学者出席今年十月初举办的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和法学家论坛暨全球法治大会

双方回顾了共建中国人民大学普通法中心的历史和成就,商定在既往合作的基础上开启国际学术合作新模式,协同英中协会共同开展涉外法治人才职业发展教育、推动学科同行间的点对点学术对话。

在牛津大学访问期间,杨东一行先后拜会了牛津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William Swadling、牛津大学法学院比较法讲席教授Lionel Smith、牛津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Hugh Beale和牛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欧阳书淼,参与了Hugh Beale与Thomas Krebs的商业交易法研讨课,就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开展跨院系交叉学科合作研究等学术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杨东一行还看望了法学院派赴牛津大学法学院交换学习的学生并会见了牛津大学法学院中国留学生代表,就国家法治建设战略、中英法律交流、教育教学模式、职业发展计划和学术研究规划等进行深入交流。

(Gullifer向杨东展示馆藏善本)

1月30日,杨东一行到访剑桥大学法学院,并与剑桥大学法学院院长Louise Gullifer进行了会谈交流。Gullifer陪同杨东一行参观了法学楼和教学活动,介绍了剑桥大学法学院的基础设施、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特色和前沿学术研究。

(2016年,杨东邀请Louise Gullifer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学)

在会谈期间,Gullifer深情回顾了2016年应杨东之邀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并就众筹金融法治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她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学术氛围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期待再次访问交流。会间,杨东向Gullifer介绍了人大法学院的学科发展动态,特别是在涉外法治、数字法学、民法典和新公司法实施等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就开展高层次学生联合培养和实施高水平学术合作研究等事宜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多项战略合作意向,并邀请Gullifer等剑桥大学法学院专家学者出席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和法学家论坛暨全球法治大会。

杨东一行与Gullifer就中英法律的理论和实务重点问题,特别就数据要素产权及其价值实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数字货币的法律性质及司法处置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并共同强调开展跨国别和法域联合研究的必要性。Gullifer介绍了自己关于区块链支付清算、金融科技监管、新型物权等议题的最新研究和学术观点,并分享了英国最新的司法案例和前沿问题。

本次访问进一步强化了法学院与全球范围内的顶尖法律院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启了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模式,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长期致力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深化国际学术合作的历史传统和未来愿景。

编辑:汪浩然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