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理念相关重要论述,进一步感悟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推动研究生党员将自身科学研究融入“双碳”战略。3月20日,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博士生联合党支部与北京邮电大学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电工程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联合举办“绿色驱动·科技赋能”研究生党支部“先锋共进”系列活动。两院师生党员代表走进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和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深入了解创新驱动绿色企业和绿色校园发展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张鹏举、副院长慕成、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朱克然、化学系主任王弋、团委书记郑博予,北京邮电大学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袁喆颖、党委副书记倪妍、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雪参加活动。两院学生党员代表40余人参与活动。
走进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接待大厅,师生们首先参观了园区地标“莫比乌斯环”,感受小米集团“创新驱动、团队合作、追求卓越、开放分享”的企业文化。作为一款国产新能源汽车,小米SU7系列车型以其令人瞩目参数配置和性价比多次在消费市场打破纪录并引发广泛关注,其动力系统和智能化驾驶带来了不同的驾乘体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小米汽车体验中心和技术展厅,近距离感受到小米汽车的设计细节与背后的科技力量,坐进驾驶舱体验小米汽车的智能控制与汽车生态。
技术展厅展示了小米汽车的多项核心技术,包括电池技术、车身架构、材料涂层、发动机、人车家全生态建设等,师生们认真聆听,并就合金材料、电池设计等专业相关问题频频交流,感悟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和用于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师生们先后登上小米SU7测试车,在驾驶员的带领下从专业试车赛道感受零至百公里加速的强劲动力和科学设计。
随后,师生们参观了小米汽车超级工厂的压铸车间、总装车间、车身车间等生产区域,观摩企业自主研发的9100吨超级大压铸集群、智能质检系统、全自动焊接机器人等设备运作,见证了小米汽车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最后拼装成型的全过程。整个工厂以自动化生产为主,产线布满机械臂和运输机器人,部分车间自动化率高达90%以上,每1-2分钟就能完成一辆汽车的组装。师生们纷纷表示对我国汽车文化和先进的制造业实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为推进党建引领辐射增效,协同做好立德树人和学社衔接工作,深入探索更多校企协同服务社会的战略点、结合点,师生党员与小米集团开展交流座谈会。小米集团党委党务中心主任、平台党总支书记乔于,天星数科党支部宣传委员龚柯,亦庄党支部组织委员、汽车生产管理部部长李光宇;平台党总支青年委员、人力资源部集团校招高校关系经理杜娟;天星数科支付业务金融合作部商务经理张涛出席座谈会
龚柯在主持座谈会时对两校师生到来表示欢迎,详细介绍小米集团企业概况和业务分布。集团党委党务中心主任以“久久为功”为主题介绍了小米党工团以党建为引领,在乡村振兴、学校捐赠、关爱老人等方面服务社会的人文关怀。她表示这是一次横跨三地五个支部的学习共建,是一次党建引领合作交流的有效尝试,希望在未来能以此为契机打造党建共同体。
张鹏举介绍了人大化生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和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学校对新质理工学科发展的支持与期望,对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生党建、对外交流等工作的特色亮点进行介绍。袁喆颖以“汇‘智’聚‘能’,开拓创新”为主题,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党建情况,重点介绍了“党建+邮”工作模式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小米集团人力资源部高校关系负责人杜娟做校招专题宣讲,介绍了小米集团发展战略、技术领域、校招岗位、应届生项目等情况,详细介绍了集团晋升机制和培养理念。
在活动前,两校师生以学科方向为切入点,详细调研了新能源汽车目前面临的挑战,并召开“模拟企业党委会”研讨解决策略和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博士生联合党支部书记尹永跃汇报调研情况,总结了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涂层材料、复杂场景智驾等方面的挑战和可能解决的思路。李光宇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点评交流,解读了小米汽车研发时的技术攻关历程,阐释了小米汽车以人为本、技术驱动的发展理念。慕成和王弋以基础学科应用性发展和人才培养可持续出发,就校企联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点评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重大项目之一,突出“绿色生态、人本人文、兼容开放、智慧科技、持续生长”的规划特色。在新时代多校区发展战略会议召开之际,两校师生深入通州新校区,第一时间学习、践行会议精神,了解绿色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理念。
在公共教学楼智慧教室,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党委书记、信息技术中心主任王甫银为大家介绍了通州校区规划情况及以及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和绿色低碳建设成果。他表示,通州校区建设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建,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坚持规划先行,以师生需求为中心,在优化各类智慧化应用场景建设的同时正向抵消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高起点布局、高质量建设。
在“标兵讲堂”环节,第三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北京邮电大学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电工程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郭哿欣作《科技体制改革助力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微党课,以中国汽车工业革命发展史和新能源汽车的国产突破为切入点,讲述了未来科技体制的改革方向。
随后,在校园大使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览,感悟中国共产党从政党治理、国家治理中形成的历史脉络和精神谱系,体会中国人民大学跟随中国共产党自延安一路到北京办学的艰难历程和光荣传统。师生们还深入参观了通州校区短宿公寓、学生公寓、体育场、学习中心、健身房、智慧食堂等地,切身感受智慧校园的建设成效。
未来,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博士生联合党支部将继续聚焦博士生核心需求,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多方联动,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进一步引导学生党员成长为内禀家国情怀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