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8月4日,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师生前往福建省南平市,与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合作开展“传承中华文脉,问道‘中国之治’”实践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宋学勤,副院长耿化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澜洁,教师游国立、李海涛、连文妹、秦睿、方诚、胡明路等师生16人参加。
7月31日,师生一行人来到位于武夷山列宁公园的闽北革命纪念馆。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南平市唯一一座全面展示闽北党史的纪念馆,于2017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闽北是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内陈列了中共闽北地方组织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时期的革命史实。学院师生学习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
8月1日,学院师生来到寒泉精舍,这是朱子为母守孝期间创办的第一所书院。诗经有云“爱有寒泉,在浚之下”,故朱子将精舍命名为寒泉。朱子在此庐墓守孝的同时以讲学著书的方式践行忠孝大义,《近思录》等系列著作在此成书。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指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寒泉精舍不仅体现了朱子理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还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
同日下午,学院师生一行来到上梅暴动陈列馆及遗址。上梅暴动,是对党中央八七会议提出“武装夺取政权”总方针的具体实践,是闽北革命史上最早的一次有组织、有纲领、有计划、有准备的暴动,是福建省五大农民暴动之一,对闽北乃至闽赣边区的革命斗争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崇安人民自发的反抗斗争,到党的领导成为工农运动的坚实后盾,历经艰难险阻,党领导的以上梅为中心的崇浦农民暴动最终成功开辟了闽北武装割据的局面。上梅村的红色,是革命的红,是党旗的红。学院师生怀着崇敬之心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感悟初心使命。
8月2日上午,学院师生来到朱子故里——五夫古镇。五夫古镇始于晋而延续至今,因其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而闻名。朱熹在此从师就学40余年,实现了人生的成长、成家、成才与成就。兴贤古街、兴贤书院、刘氏家祠、朱子故居紫阳楼……漫步于五夫古镇中,步步可见诗礼传家,处处可知千年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调研时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8月2日下午,沿着历史脉络向前回溯,学院师生来到了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及城村汉城遗址。闽越王城博物馆的“闽越历史之光”基本陈列贯穿闽越文化形态和汉城遗址主线;城村汉城又名古粤城、闽越王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融合发展的展示地,是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不枯的井水正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对中华文明整体理念的总结与凝练,彰显了百年大党高度的文明意识与文化自觉。
8月3日上午,学院师生来到武夷精舍,在古老书院内体悟朱熹理学思想的恢宏深邃。武夷精舍,又称朱熹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是朱熹创办的讲学著述之所,现已成为展示朱熹生平故事、理学思想、教育理念的主题纪念馆。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期间,专程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随后,学院师生来到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实地感受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和生态茶园建设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学院师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地观摩了茶园,了解了茶叶生态种植模式,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绿色生态理念与乡村振兴的新发展。
8月3日下午,学院师生考察了下梅村。下梅是梅溪河流经的古村,也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组成部分。下梅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是清代武夷山的茶叶贸易集市,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至今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古民居、茶市街和水运贸易码头遗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如今,下梅村以茶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把历史茶韵转化为富民的“茶经济”,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写照。
8月3日傍晚,学院师生举行了此次社会实践总结研讨会。会上,学院师生纷纷畅谈此次调研的感悟,分享思考和收获,结合实践经验畅谈心得体会。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宋学勤作总结,她指出,武夷山不仅有秀美的山水,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她强调,实践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学院师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的殷切嘱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要在实践中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以专业知识观照社会现实、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学力行、以行促学,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经过为期6天的调研,学院师生对于茶文化、红色文化、儒家文化和闽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党院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后,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将会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师生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