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4年第三季度)举行
来源: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时间:2024.09.30

9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4年第三季度)在京举行。

本期论坛由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副主席、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闫衍联合主持,论坛聚焦“稳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来自政界、学界、企业界的经济学家刘伟、刘世锦、蔡昉、王一鸣、毛振华、于泽等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围绕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展开联合研讨。

论坛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于泽,代表论坛发布题为《稳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CMF季度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态势,前三季度由于总需求特别是内需不足,宏观经济延续温和复苏趋势,全面恢复还需要时间,经济运行压力仍然凸显,部分传统行业遇到阻力,但新兴行业蓬勃发展。本轮经济复苏周期问题与结构问题并存,且结构问题日益凸显。在新旧动能转换上面临四个“前所未有”,需要以此为出发点判断经济复苏路径和政策取向。展望未来,四季度宏观政策应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强力度稳住周期性因素,落实现有政策,加大跨年度政策的提前量,疏通政策传导机制,推进改革举措落地,优化激励机制,稳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论坛第二单元,与会嘉宾围绕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展开联合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刘伟认为,今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并呈现出向好的回升趋势,当下中国宏观经济主要存在供给需求双向冲击和国内国际风险叠加等主要问题,一些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外部环境方面,特别是美国有可能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全球经济恢复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并提高宏观政策的一致性,在货币政策加大力度的同时提高其有效性,通过深化改革、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将消费需求区分为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建议推出一揽子刺激加改革的经济振兴方案,带动经济回归扩张性增长轨道,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改革举措,财政政策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紧密配合,产生扩消费、稳增长、防风险的综合效应。

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提出宏观经济政策的三个新着力点,政策施力和瞄准对象应从投资者和企业转向家庭,提供短期补贴和长效机制支持;拓展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瞄准重点人群,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遵循人口发展新常态,重新定义人口红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有诸多深层次原因,当前经济形势下,需要在短期内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推动供需再平衡,中长期依靠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将挑战和困难的压力转化为转方式、调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过程,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开启新一轮周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联席主席,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认为当前应保持政府债务量的稳定和质的提升,调整债务结构,建设社会保障网,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为经济转型和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杨瑞龙主持)

闫衍联合主持


编辑:汪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