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探索中国自主工商管理知识体系,共同推动工商管理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更好地促进国内学者发展本土理论、探索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现象和研究问题,10月26日,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组织管理研究》)特刊“人工智能在战略管理和组织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来自80余所院校的18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二处处长任之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张龙主持开幕式。
王易表示,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重要论断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多次提及人工智能,并将其视为未来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以“人工智能在战略管理和组织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的有力举措,更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人工智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战略性作用的积极探索。她表示,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战略管理和组织创新中的应用,特别是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运用,是中国工商管理学者的使命与责任。
任之光介绍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审议通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修订草案)》。该条例强调要依法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严惩违背科研诚信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作风学风。他表示,学者要坚守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践行优良科研作风学风。围绕基金委党组部署和学部战略,以新兴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抓手,近几年基金委部署了数字化转型、数智化升级和人工智能等工商管理领域重点项目(群),围绕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推动青年学者人才发展和研究范式转变,服务数字经济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双向促进。管理学者要扎根中国管理实践和企业情境,直面真挑战真问题,开展负责任的管理理论研究,助力工商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理论建构,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第一阶段主题报告由张龙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易靖韬作题为“User Language and Cultural Product Innovation: Insights from the Global Mobile Gaming Industry”的主题报告。他以用户语言和文化产品创新为主题,探讨了文化产品(移动游戏行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他表示,伴随着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文化产品的传播推广、迭代更新均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文化产品创新已从传统的本地化过程转变为吸引全球用户参与。数字化时代,用户评价已经深度参与全球移动游戏行业的管理创新。从语言时态的视角,不同国家用户对时态的认知差异将会影响游戏内容的创新速度,语言和文化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时代文化创新已经从生产者层面切换到消费者层面,同时从过去着眼于管理者语言转变为用户语言,如何捕捉、消化、响应用户的情绪化语言对管理者游戏发行方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柯玮玲作题为“Beyond Automation: AI's Strategic Role in Shaping Future Organizations”的主题报告。她从AI的演进、AI与人类的协作引入,讨论了AI在劳动力转型、决策制定、创新的驱动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AI对于道德考量、组织战略的影响。她表示,随着机器学习的进步,AI不再是自动化工具,而是拥有自主能力的智能系统,是企业未来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AI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提升团队生产力、加快业务流程、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可能因情感感知的缺失而带来人机协作的摩擦与冲突。同时,AI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将导致未来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如何进行有效的AI整合、如何平衡AI和人类创造力、以及相关的伦理挑战是未来研究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第二阶段主题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张泽林主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明弢作题为“人工智能放大人力资本”的主题报告。他讨论了自我编码(Codified Selves)形式的“数字人”(micro-AI)与先前基于某个个体的人力资本编码方式的不同,并提出一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它们如何影响组织中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数字人”不仅是对于知识的编码,更是对于某个人的技能、思维方式、决策习惯的编码,从而放宽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更大程度地利用人力资本。“数字人”由于其可复制性,能够在雇佣期间、雇佣期之后对组织持续产生影响。同时,针对某个公司所专有的人力资本相比通用型人力资本更容易被编码。“数字人”的存在有可能会加剧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差别,并且让价值分配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组织一侧而非人工一侧。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张骁作题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透明度悖论及应对机制研究”的主题报告。他表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获取海量的信息并分析数据从而为经济活动服务,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点。伴随着数字化转型,企业内部和企业间边界的模糊化趋势显著,在加速数据流动和数据共享的同时,也导致了跨部门边界、跨组织边界甚至跨生态系统边界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流动变得无序且不可控,从而阻碍了内外部主体间的交互,引发了组织内外部由于信息过载和信息泄露而引发的透明度悖论问题。他所在团队通过详细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透明度悖论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透明度悖论及其应对机制的理论模型,为转型企业认识并理解组织内外部的透明度悖论问题提供建议,对企业释放数字化价值、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阶段主题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张瑾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井润田教授作题为“AI与商业模式创新:热潮中的冷反思”的主题报告。他从AI三次热潮的历史演进出发,介绍了AI技术发展的炒作周期,并结合Gartner技术曲线模型,分析了AI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他指出,技术的发展都会经历从新兴概念热潮到真正市场落地的波浪式发展过程——目前人工智能的相关创新热潮已过顶峰,开始逐渐理性回落。作为研究者,需要慎重地观察AI热潮背后带来的社会性和安全性问题。他通过援引案例和统计数据阐述了AI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商业价值和人工智能赋能的数智化商业模式的创新优势,辨析了在生成式AI的应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一些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总结了企业如何利用AI改进商业模式,并对未来AI价值获取机制提出了展望。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肖静华教授作题为“人与AI协同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她结合所在团队 2005-2024年的企业调研、深度访谈和创新案例研究,讨论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特征以及企业是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从获取竞争优势转变到构建结构优势。同时深度分析了AI在不同场景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多角度探究了人与AI协同突破资源利用、能力发挥与组织创新的约束条件,实现高质量转型的内在机制。她表示,高质量发展在资源、技术和体系方面有不同的条件,面对数字经济时代实践与研究的蓝海,需要加强对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关注理论的创新。
本次研讨会设2场平行分论坛,共安排15篇文章作者参与汇报研讨。作者们在平行分论坛汇报中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并与点评专家及参会者进行探讨交流。
本次研讨会是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工商管理学科联盟平台支持下首次举办的合作会议,以“人工智能在战略管理和组织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旨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握时代坐标,共同推动工商管理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工商管理自主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