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第十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法律与政策论坛在世纪馆北大厅举行。
本次论坛以“教育强国的法治之路:过去、现状和未来”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共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易,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翟刚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逾150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王易在致辞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本届论坛聚焦教育强国的法治之路,对于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教,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恰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法律与政策论坛十周年,十年来,论坛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及时回应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持续聚焦国内外教育政策与法治领域的热点、难点与前沿问题,为高水平教育法治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新十年,新起点,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新征程上,学校将大力支持教育学院的学科建设,为高水平教育法治化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翟刚学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是全国教育法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镇,教育法律与政策论坛也是教育法学界的品牌学术活动。全面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教育法学研究和教育法治工作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回应人民实际需要、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加强理论供给、推进制度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高质量法治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礼主持开幕式。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与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共建)主任湛中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与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共建)主任申素平,上海大学法务办主任陈敬根,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管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副院长王建洲,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系特聘研究员、副系主任王捷,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姚荣分别以“一起教育行政抗诉案件的几点启示”“数字时代国家教育权的规范内涵与受教育权的保障”“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身份转换后的法律地位与权限边界:从‘协助’到‘协助+委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第九条第二款的审视”“教育法法典化的规范选择”“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教育法治的指导逻辑探析”“政策激励与风险压力:‘双减’新常态法治环境下大学生家教兼职行为的动力机制分析”“《学位法》时代学位争议实质性化解的进路选择”为题作主旨报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梁迎修分别主持两场主旨报告。
在主题研讨环节,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藏大学等高校的14位博、硕士研究生,来自检察院、律所、政府机关等的专家分别做研讨发言,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12位专家做评议发言。
今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法律与政策论坛”的第十个年头,本次论坛汇聚众多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者,立足于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多重维度探讨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为教育法学学科建设与教育法治实践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与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