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暨中国家书选拔展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来源:博物馆
时间:2019.03.19

3月15-16日,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暨中国家书选拔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143部邮集228框中国家书展品,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邮协,5个行业邮协和人大家书博物馆,并特邀中国香港集邮家2部家书邮集参展。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家书集邮展览。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杨利民、顾问陈士能,教育部原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杨周复,集邮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玉虎、副会长刘佳维、副秘书长潘勇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中国石油集邮协会主席罗颖川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杨利民致函人大家书博物馆,并宣布展览开幕。

郑水泉在致词中表示,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大学博物馆的特色收藏之一。作为一家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一贯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率先在全国成立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和家书博物馆,推出了两个家书常设展,编辑出版了《抗战家书》《红色家书》《廉政家书》等主题图书,成立了国内高校首个家书社团“家书学社”等,为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弘扬家书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家书与集邮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结合可以更加丰富地反映中国人民的历史和情感,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更加鲜活地讲述中国人民的感人故事。借助世界邮展平台,向世界推广宣传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意义重大。

罗颖川说,家书集邮是一个新生事物,起源于辽河油田,推广在石油行业,迅速成长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一项集邮文化活动。家书文化一直是一颗绚丽多彩的瑰宝,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以来,现代通讯让人们享受了快捷,同时也失去了情感的温度。重拾、重读父母、兄弟、姐妹的家书,同学、战友、朋友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书信,无一不饱含人间真情,是现代传播手段确实替代不了的。

张玉虎表示,为了办好此次选拔展,主办单位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及承办单位中国石油集邮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精心组织,起草制定了《中国家书选拔展评审专用规则》及《实施要点》,对中国家书展品的界定与构成、中国家书展品的法律权益保护、评分标准、奖级设置等进行了严格规定,通过各地征集员征集、初审,评委会预审,最终确定143部邮集228框中国家书参展。展品共分为6个类别、20个主题内容。

开幕式上,著名文化学者赵珩、广东梅州客侨文化博物馆馆长魏金华等六位集邮家向人大家书博物馆捐赠了500余封家书。其中包括胡潔青、史树青、戴文葆、祁龙威、卞孝萱、弥松颐等文化名人的信札,民国以来华侨家书等。人民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贾铁英接受捐赠并向集邮家们颁发了收藏证书。

为纪念我国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家书集邮展览,选拔展组委会专门设计制作了笔墨纸砚一套四枚纪念明信片和纪念邮简,并申请了邮资机纪念戳和人大家书博物馆风景日戳,陈士能、杨周复、刘佳维、潘勇华为纪念邮品揭幕。

这次选拔展为期两天,评审委员会严格按照规则,对所有参展家书邮集进行了认真、公正、公平的评审,最终评出一等奖3部,二等奖76部,三等奖54部,证书类邮集 8步 ,为下一步进军武汉世界邮展打下了基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恰逢中国举办第三次世界集邮展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和武汉世界邮展组委会决定,把“中国家书”纳入本届世界邮展非竞赛类“集邮文化”展示单元。这是家书首次进入国际邮展,以集邮为载体,深度挖掘、研究家书文化,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本次选拔展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家书集邮展览,在规则制订、展品征集、参展规模、主题设计、组织协调等方面均有创新和突破,从多角度和侧面体现了中国集邮文化和家书研究的最新成果。

家书(指所有私人书信)与集邮有着天然的联系,自古以来,家书就是邮递的产物。特别是近代邮政产生以后,家书曾经是邮政的主营业务,邮票、邮戳、实寄封、明信片等集邮品都是一封家书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家书是内容,集邮是形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构成完整的家书文化。家书是与邮政文化和集邮文化最为密切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封封家书记录了社会变迁,传承了美好家风,书写了中国人民的心灵史,展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编辑:杨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