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艺术学院联合主办“一路海西——刘明才书画作品展”
来源:艺术学院
时间:2019.03.21

3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一路海西——刘明才书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明才数年来赴青海写生的系列作品146件,题材涵盖油画、国画、诗词、书法多种艺术形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艺术学院院长吴付来,中央美术学院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袁运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书法家刘洪彪,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闫平,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军,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主编尚辉,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贾铁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建,艺术学院副院长牛宏宝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别敏主持。

开幕式上,袁运生致辞。他对刘明才多次赴青海和边疆写生的坚韧精神予以高度肯定,认为艺术家能做到不停步、不止步,已是很大成功。多年来不畏艰苦在荒漠取材创作的经历,使其作品展现出坚实有力的构造。

徐庆平致辞表示,刘明才热爱艺术、勤奋执着、具有开放性,在创作中能够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并予以整体表达,他希望年轻的艺术家都能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在今天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展现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实力。

其他发言嘉宾们也从不同角度对此次展出的作品予以解读,认为这些诗书画兼善,“笔功、文气、诗情、美感”兼具,作品往往借由意象化的表现手法去描绘丰富的生活经历,其油画作品的笔意运用体现出中国水墨画意趣,而其国画作品则又融入了西画的表现形式,这种诗书画结合、中西艺术表现形式互借的探索值得鼓励,在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并不多见。同时,大家也认为刘明才经过七年的青海写生创作,逐渐在传统书法的练习与情感的表达上,在面对自然风景的抽象简化上,在绘画的平面化处理上找到了个体形式化的律动法则,三重综合,通过“一路海西”艺术历程,在中国文化书写意志的当代转化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刘明才发表创作感言,简述了自己多年来赴青海写生的心路历程,他强调中国艺术的未来只有根植于自身民族艺术传统审美领域的土壤之中,才可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西方不是为了追随西方、复制西方,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东方。

吴付来代表学校和学院对本次展览举办表示祝贺,并宣布展览正式开幕。他指出,本次展览作品多样,全面展现了他在艺术道路上砥砺前行的执着、融汇中西的积淀,可以说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融通性的深入领悟。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政协委员时提到“用明德引领风尚”的命题,借《大学》里的“明德”一词,强调文艺创作事关“培根铸魂”的要务,要灌注崇高的道德,引领时代风气和社会习俗。刘明才老师的艺术创作和教学理念正体现了这样的精神与追求。期待他在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突破、创新,取得更好成绩,为人大艺术教育,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艺术学院师生及热爱艺术的社会人士参加开幕式,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到2019年3月21日。

编辑:郭 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