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光阴人大】“趁年轻”:青春在多元文化的旅程中绽放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3.11.19

在这方精致的人大校园,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都在发生新鲜的故事,有人在一勺池畔轻声诵读,有人在谨勤路上匆匆穿行,有人刚刚结束通宵的奋笔疾书站立窗前眺望远方,有人站上讲台翻开书本谈论古今天下,有人围坐一圈热烈讨论话题……这些风景一直在我们身边,年复一年,镶刻在人大地图里。

有很多人,值得歌颂;有很多故事,值得分享。智库建言、协创平台、百村调研、同辈关怀、法律援助、公共服务……每个故事都有人来了又走,都充满自信、惊喜和欣慰,也流淌着不安、失落和泪水。

本学期人大新闻网推出《光阴人大》系列稿件,讲述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希望通过他们的心路和足迹,分享人大精神、凝聚人大力量,珍惜这一段难忘的光阴故事。

第4期为您推出国际发展交流协会的故事。

IDEA2

"Everytime the children call me teacher, I feel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which makes me want to do even more for those in need.(每次孩子们叫我老师的时候,我都会感到强烈的责任感,让我想为需要帮助的人做更多事情。)" 在2013年5月举行的IDEA国际周(WOW)之I-View中美志愿分享会上,2012级本科生董一宁这样描述自己在志愿活动中的感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发展交流协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 Exchange Association, RUC)简称IDEA,成立于2000年4 月23 日,是一个由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创办、留学生办公室负责监管,以协助国际交流处和留学生办公室的活动为主、具有国际交流性质的学生社团。在留学生办公室的支持和帮助下,IDEA自成立起一直与各国留学生群体保持着紧密联系,并积极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学生了解学校国际化信息和政策以及在校留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渠道。

9

国际文化节:让学生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角

2013年10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及留学生办公室主办的、以“青春 Blooming Days”为主题、以“趁年轻 Now or Never”为口号的第十三届国际文化节拉开序幕。世界各地的服饰、美食、音乐、表演等汇聚明德广场,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参与了本次国际文化节风情展的展示。天公虽不作美,飘起绵密秋雨,但中外学生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早在2000年社团正式成立时,IDEA就在学校国际交流处及其留学生办公室的支持下,积极同各国使馆和国际组织联系,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节”,后更名为“国际文化节”。十三载风风雨雨,在留学生办公室和每一届IDEAers的不断努力下,国际文化节已经成为了人民大学校内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5

定向越野,你准备好了吗?Rush Time是2012年国际文化节首次推出的活动。来自法国的Romain通过电子邮件得知了活动消息,来到Rush time,希望能认识新的朋友。当天还是Romain的生日,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宋睿真、罗素映和卞雅兰用中文、韩文和英文为他唱了生日歌,表达了新朋友的祝福。

漂流瓶是许愿的象征。人们用小纸条写上自己的愿望放在装有彩色许愿砂的瓶子里,来祈祷愿望成真。而明信片漂流,是2013年国际文化节新增的活动。创新、丰富、发展,这也是IDEA始终坚持的方向,每一个IDEAer都希望为人大学生带来更新鲜、更有趣的国际交流活动。

“将无趣的日子过得有趣,将今天的烦恼变成明天的快乐,望一切安好!”

“漂泊的心有时也会孤单,流浪的学子有时也会寂寞。也许在你拾起这张卡片时,已经翻卷了页角,但永远不要忘了漂流的意义。”

这些都是学生们在自己动手绘制的明信片上留下的愿望和期待。而这些明信片也都变成了漂流瓶,传递着友善和积极,架起了人大学生沟通的桥梁。

看到当初自己和小伙伴们曾经参与的社团一直活跃在校园内外而且始终充满活力,一位正在英国读书的IDEA前辈发表了这样一条状态:“不是每一个社团都像IDEA这么有家的味道,不是每一项活动都能在明德广场有几十个国家的留学生参与,虽然在这边孤独地被你们刷屏有种淡淡的忧伤,但你们每一个人都对我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异国给你们送上阳光!”

1

国际周:“走出去”带来国际性视野与思考

“国际周对于IDEA来说是一种突破。IDEA原本的职能是搭建人大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沟通的平台,而国际周的性质是‘走出去’,让人大学生与来自其他学校的同学交流。比如今年的I-CAMP,我们举行了Speed Networking、头脑风暴等活动,希望能够为打破常规,展现创意思维提供可能。”2013年国际周I-CAMP活动负责人、2012级国学院学生胡秋月这样评价“国际周”这一新项目。

不满足于简单的文化风情展示,IDEA没有停留于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而是将之扩展为形式更加多样化的IDEA国际周(World Outlook Week)。2011年开始举办的国际周系列活动,由国际发展“I-VIEW”、国际交流“I-TALK”、国际协会“I-CAMP”三个部分组成。在国际周上,IDEA用为期一周的时间,为首都各大高校的学子提供了较国际文化节更具国际视野、更为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2

“志愿精神”是2013年“I-VIEW”中美志愿分享会的主题。IDEA邀请同学们来到北京美国中心,与美国本土嘉宾共同探讨中美志愿精神的区别与联系,让人大学生有机会和美国嘉宾一对一现场中英文互动交流各自的经历体会,分享独特的志愿故事,收获不一样的感动与思考。

参与这次志愿分享会的同学在结束后发送了这样的微博:“印象最深的是Lily说Voluntary is a life-style choice. It is not to save people but deliver the hope which they indeed need. 她在PKU学中文,会说儿化音、师傅、领导!每周都去三里屯和王府井跳街舞,下个月就回伯克利了The one who totally inspire me tonight.”经验的交流是IDEA举办活动的目的,而感受和震撼则是IDEA为所有参与者带来的收获。

戴元初,传媒经济学博士,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央电视台特聘研究员。

纪许光,实力派调查记者、独立撰稿人。2010年,因独家首发揭露“记者通缉门事件”而广获关注;2011年,再以“河南洛阳性奴案”独家报道轰动全国;2012年,实名揭露重庆不雅视频(雷政富)事件,引爆舆论。

他们是“I-TALK”学术交流会的特邀嘉宾,以“反思社交媒体中的偏见与谣言”为主题,与多所高校的中外学生们一起,就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展开激烈而深刻的讨论。针砭时弊,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为同学们拓宽视野、启发思考。

3

 IDEAers:与IDEA相见是最温暖的回忆

“当年一个小小梦想的种子,如今已开出漫山遍野的繁盛花朵。IDEA是个仍在被不断创造和实现着的梦,这里有所有IDEAers的青春与热忱。”

“趁年轻”的口号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一场场大型活动的背后,是IDEAers付出的青春和挥洒的汗水。就在今年国际文化节开幕的前一天晚上,由于明德广场风大人多,IDEA风情展的负责人员为了保护展台和物资,不顾寒冷在广场上守了一夜。

IDEA是强大的,众多大型项目的承办经验显示出它惊人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6

IDEA是温暖的,它开启的语伴项目IDEA Buddy Program,将留学生和人大“土著”的心联系得更加紧密。除了日常交流,IDEA不定期组织语伴集体出游和志愿活动,既帮助留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更快地适应在人大和北京的生活,又为大家提供了深入了解他国文化的机会。

“其实,我们做这么多,看到大家的笑脸,就不必问值不值得。”在丰硕的成果面前,IDEA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这一系列温暖的活动中,来自不同学院、年级的同学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IDEA成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和小伙伴们合作的感觉真的很好,大家都成为了好朋友,平时有事情也会互相帮忙。”

每逢寒暑假,IDEA会组织团员参加交流项目。IDEA成员们出游时也会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拍下一张具有IDEA元素的照片,在祖国各地留下IDEAers的身影与风采。在IDEA的日子何尝不是一场旅行?一起奋斗的日日夜夜就是一张张合影。对于曾经与IDEA相见的人们来说,回忆是多彩的、温暖的,也是充满激情的。

青春又何尝不是一场旅行?照片中的一张张笑脸总有一天会离开校园,但温暖的社团文化却没有被带走,留下的温暖、感动与激情正将满载着光荣与梦想的IDEA一代代传下去。

4

《光阴人大》专题第4期团队

总策划:郑水泉

策    划:高燕燕

编    辑:谢天武  孙浩爽  阴志璟

美    工:金   妍

文    章:学生记者 石昭慧 张璟欣

图    片:网络新闻社 国际发展交流协会

鸣    谢:国际交流处留学生办公室

编辑: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