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二问户籍——户口本纠缠利益团团麻麻
时间:2004.03.10

树挪死人挪活,户口成了绊脚索!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在不同场合听到了各方面专家、学者探讨户籍制度改革的声音。在我们社会经济发展中,户籍制度改革已不可回避。虽然户籍制度改革会给城市带来一定冲击,社会问题增多、就业竞争压力加大、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但我们必须面对这些问题。

在中国,户口可以说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它背后隐含着许多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 许多外地人说,就因为一纸“户口”,他们在北京“很受伤”,孩子上学要交赞助费,买房要交附加费,买车不让上牌照……

  所有的专家都认为,户籍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是公安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不久前据全国人大办公厅透露,公安部正在作深入细致的调研,以制定切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户籍法》。

  户籍制度到底应该怎么改?从哪些方面入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城乡人口权利平等是户籍改革的关键

  “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当然应该打破、必须改革,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存的制度已经阻碍了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说。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现代物理中心副主任甘子钊教授刚从深圳回来,对民工的问题尤为关心。“现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民问题,对他们存在着很多的歧视性政策。但是,我们必须充分承认和评价农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价值,要看到,他们才是中国繁荣的根本,中国有9亿农民,他们稳定了,社会才能安全。”所以,户籍改革必须以合理、公正的方式解决农民问题,“基本原则应该是使广大的农民和城市居民具有公平的起点,在此大原则下,经过调查研究,采取合适的措施逐步解决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经济利益、同等的教育权利等问题。”

  郑教授认为,现有户籍制度改革难,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人口太多的困惑,还有城市人(既得利益者)心态的因素,更有政府缺乏对社会的科学管理和统筹发展的规划的因素。全社会统一水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费用到底是多大的量,至今没有一个有效的计算。

  一个国家从落后向较发达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程度都是硬指标,是以农业人口的直线下降为标志的。当然,户籍改革不是单方面的事,户口登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必须配套,缺一不可,否则会产生新的问题。“配套改革的关键是要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才有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劳动用工的平等,劳动合同的检查,给城乡人口以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劳动保护权、社会保障权和子女受教育权”,郑教授说。

  具体怎么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室文字主管王锐先生说可以这样———“小孩出生后,就获得一个全国统一编号、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号码本(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统一社会保障资金银行,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交纳社保资金,公民在全国各地都可以交纳保费和领取保金),该号码终生不变。”

  郑教授则强调,“从源头上抓,需要解决规模农业经济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救济、加强对农业灾害的政策性保险制度,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民的流动理性化。”

  剥离户口所带利益是户籍改革的重点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到今天,最大的问题在于剥离户口背后的各种利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户籍专家王太元先生如是说。

  王先生认为,现在户口附着的利益很多,如教育、劳动、社会福利、住房等等的经济权益,农村与城市不同,各省、市之间又不同。户籍制度改革,动的是社保、医疗、土地、计划生育等一系列制度。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改革经历,我认为户籍改革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改革主线不明,剥离附着在户口本背后的那些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才是改革的根本。”他说。

  他认为,中国城市已进入超速发展的阶段,必将迎来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因此未来中国50年将面临“人口过剩、人力富余、人才缺乏”的重大问题,改革迫在眉睫,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是确定目标,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国家依法规范、地区市场调节、单位与个人自主抉择的“迁徙自由”格局;第二是创新改革思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遵循经济规律、采用经济手段解决迁徙流动问题,用准入制代替行政审批制,用确认事实的办法替代审查条件的办法;第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迁徙决定人们生老病死各个环节,影响社会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第四必须“因地制宜”,给各地放权,寻找适合自己改革的路子;第五,尽早推出国家法律,保证户籍改革的顺利进行。

  “经济管理到位了,户口的利益就可以淡化”,江苏双良集团驻京办主任刘竞先生认为,现在的大城市外来人口控制特别严格,不让外来人口得到当地户口的“实惠”,其实思路“不大正确”,因为它们漏掉了更多的企业利益。全国许多大企业都有驻京办、驻沪办等等,这些“办”在当地不进行工商注册,所以也无法给当地创造更多的利税。把这些“办”管理到位了,就可以放宽对外地户口的限制了。

  从大城市逐步做起是户籍改革的基础

  “户口最终只应是人口统计、人口管理的工具,而不再具有传统的保安、政治、经济职能,所以可行的方式应该是逐步减弱户籍所带来的利益。当然,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一步到位的改革是不容易成功的,国外的经验也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教授说。

  按刘教授的看法,这方面可以着手做的几件事是:统一全国重点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线,特别是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不应该继续照顾学校所在地的考生,应该全国统一分数线录取;其它的当地高校,可尽量考虑照顾本地生源;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应该继续限制只招单位所在地居民;本着教育权利逐步实现平等的原则,外地孩子入学,可以适当收取一些费用,但不能太高;对于外来打工的人,工作超过一定年限后,也应该给予住房公积金的补助。

  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一处孔繁荣处长则坦率地说:“我个人是户口(迁出、迁入规定)审批制度的反对者,人住哪里,户口就应该在哪里。户籍管理可以采取备案制、登记制,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的人、出生在北京的孩子,应该给北京户口。由于户口登记的不便利,很多人就不登记,其实对管理不利。有住所、长期在京打工,就应该给居留证。”

  探索城市管理方式是户籍改革的前提

  曾经为户口而苦恼的王锐说:“流动人口会越来越多,给城市管理带来许多问题,政府应当做的,是积极探索新的城市管理方式。”

  郑功成教授则从城市发展看户口问题,他说:“过去人们认为城市人口的发展要靠控制,其实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城市的容量是无限的,除了特大城市需要适度的控制。城市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才会有经济效益,10万人以下的城市没有第三产业可言。人口多,发展的空间就大,就业和财富是在发展中增加的,而不应该用一纸户口将人困在某一个地方不得动。中国发展的出路在于把小城市做大,把小城镇变成小城市。”

  发展城市需要人,“在一定的时期内,外来人口的大量拥入会给城市容量、交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控制不是办法,关键在于引导。城市应该给外来民工提供方便,并对他们加强管理、引导,特别是进行道德、职业教育。”孔繁荣处长说。

  “有了平等的权利,就不会产生‘贫民窟’问题,后者是歧视的后果。”郑教授说。

  ■两会热线

1.长期以来,国家对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所有制及其流通、交换、分配、就业、税赋等方面,政策都是不同的。在教育、医疗、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养老、福利等方面的政策更不同。这样的不同政策通过户籍、身份制等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固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江2.我到北京10年了,感觉早就是北京人了,可是我们一家人的户口在老家,孩子不能在北京上学,我和家人没有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也不能在北京买房子,这些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广东省陈阿东3.户籍改革是不是可以学习一些国家的做法?不能一个户口就把一个人的一生死死地拴在一块土地上。———陕西省孙冉4.我是去年从内蒙古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一直在找工作,但是因为户籍问题,许多城市的单位不能接收我,我只想找一个我喜欢的工作,我该怎么办?

  ———内蒙古自治区高琴5.我高中毕业从老家出来到深圳快10年了,从打工开始,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就是因为户口在老家,我的身份还是打工者。为什么一出生户口就决定了身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张增强6.户籍制度改革对在外求学的学生关系重大,涉及到毕业去向和自身生活的问题,若不尽快改革,会严重影响人才的流动。

  ———西北大学学生程立7.当年我从北京去支援“三线”建设,现在退休了回到北京,但是户口没有回来,有许多的不便。像我这样退休后回到城市的人是不是户口也应该迁回来?———北京市王林8.我的孙子持有美国绿卡,但是孙子该上小学了,我们想让孙子接受国内教育,但是

  没有国内户口费用很高,我们又支付不起,怎么办?———北京市赵汀安

  ■数字说话

  自2001年10月1日起,中国2000多个小城镇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按照最新的人口普查的统计口径,近13亿中国人口中,至少还有7亿多农村人口。

  1958年以前,中国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可以自由迁徙。1963年,公安部依据是否拥有国家计划供应的商品粮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1997年全国流动人口1.1亿。2003年7月,许多省市陆续推行了新一轮户籍改革,核心是废止现行的城乡分离的“二元制”户口管理制度,消除城乡人口之间的身份差别。

  ■新闻链接

  2004年,安徽省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办法,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取消农业税附加。——2004年1月12日《江淮晨报》

  我国将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2004年2月12日新华社电

  佛山市今年7月1日前,全市将统一为居民户口,全市户籍居民以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户籍居民符合条件的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自主迁移,无须任何审批手续,“农转非”具体方案3月底前敲定。——2004年2月23日《信息时报》

  户籍改革问题在去年曾经有过较大范围的讨论,据分析,可能是计划生育、国家城市发展策略等因素使户籍改革深化受到了一定影响。因为深化户籍改革,必然需要对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城市发展策略给出一个完备的解决框架。——2004年2月27日《南方都市报》

  深圳市外来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4/5,外来人口的就医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一直存在,深圳市政协和人大代表疾呼,建议社会各方都来关注、解决有关问题。——2004年2月29日《深圳日报》

  四川省今年将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户籍管理政策,完善流动人口管理。——2004年2月29日《天府早报》

(编辑:吴馥臻)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