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中希共同举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为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
习近平强调,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使命,为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宣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希腊驻华大使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宣读希腊总统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的贺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发来书面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外方主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柯马丁(Martin Kern),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小枫在开幕式上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承办大会第二分论坛。
柯马丁以“让早期中国成为全球比较典学的一部分”为题发言。他从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的经历出发,分享了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的成果和感悟。他提出,应该建立全球视野下的古典学研究范式和网络,让中国古典研究和全球古典研究在同一个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打破古典学研究的语言、文化和传统边界,让中国看见世界,让世界看见中国。
刘小枫以“古今异情抑或古今为一:古典与现代之辨”为题发言。他以中外经历的几次著名的“古今之变”来阐明,古今之变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感觉,而是古已有之。古今之变的历史时刻中西有别,但中西方的古典学面临的问题却并无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仍然需要遵循某种古今不变之“道”和“理”。就此而言,东西方的古典学都不应是为古之学,而应是为今之学,从而任重而道远。
由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大会第二分论坛主题为“经典互译与解释”,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大阪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参与交流。
当天下午,围绕“经典互译与文明互鉴”,从事早期中国、古希腊、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研究的中外学者以古典语言、古代文本、早期文化的实证和比较为例,深入探讨经典译解所推助的文明交流,并形成了以下共识:
第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从全球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也已成为中外学术对话的重要课题;第二,中西古典学、欧亚古典学、民族古典学当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提供典型的样本,这需要中外学界的更多合作和共同努力,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古典文明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较多受到语言和文献的制约,而又必须跨越文化的障碍和历史的间隔,因此亟需建立中外古典文明研究的深度交流机制和学术合作平台。
在分论坛的讨论中,文学院教授杨慧林提出,“西学东渐”始终与“中学西传”相向而行,时至今日,中国作为“世界之中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而中西互鉴、古今融通的对话式研究,正是“经典互译与解释”的根本命意。“在他者的视域中,不同经典所凝聚的文化精义恰恰得到了更充分的彰显”,他表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是中西经典互译与解释的必然落点,“以古代经典为进路的思想对话和双向阐释”终将沉淀出“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8日上午,与会学者将围绕“经典互译中的思想对话”,从具体案例追索典籍翻译所引发的思想对话,就柏拉图对8世纪印度思想的影响、《周易》在中西思想互译中的角色、中外典籍互译的影响及其策略、经典翻译和出版的重要意义等展开讨论。
本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旨在从古典文明的研究视域出发,回溯人类思想之源、总结人类历史智慧、发掘人类文明传统,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夯实学理根基,为解决现代世界问题提供智慧启示,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思想动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希腊雅典科学院共同主办。
中希双方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国古典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家、青年代表和媒体人士等60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