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热潮的关键时刻,6月2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并致辞,校长林尚立主持,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出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出席并致辞,常务副馆长陈成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莉,副馆长张伟明出席活动。
张东刚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双方团结奋斗,赓续红色血脉、推进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生动实践,也是双方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具体举措。此次开展战略合作,对于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共同探索馆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共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张东刚就深化双方战略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赓续红色血脉,在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做在实处、走在前列。充分发挥馆藏红色文献、革命文物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二是聚焦“两个结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做在实处、走在前列。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度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博资源优势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科资源优势,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传播出去。三是坚持立德树人,在培育具有中国味、中华情、民族魂的时代新人上做在实处、走在前列。深入挖掘文物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切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作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自觉用中华文明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培养造就大批具有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四是着力守正创新,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上做在实处、走在前列。以中国历史为研究起点,共同思考“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为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服务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张东刚强调,合作双方将以这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为新起点,紧紧锚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目标,不断推动更深层次务实合作,努力把双方合作打造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的生动典范,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王春法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文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去年,在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博物馆老专家回信,强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国家博物馆发展文博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王春法指出,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具有深厚的渊源,长期以来,双方在开展课题研究、举办学术会议、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进行频繁的交流合作。国博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强大的研究力量。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一系列奠基性、引领性的贡献。双方在文物保护修复、博物馆维护、资源数字化、博物馆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巨大的合作潜力。
王春法表示,希望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以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为契机,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在讲好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征、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深耕细作,共同推动“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共同建设“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努力在系统展示中华文明方面作出新突破,肩负起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重大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交上让党放心、不负人民的答卷。
郑水泉、陈成军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东刚、王春法见签。
(林尚立主持)
郑水泉、陈成军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东刚、王春法见签。
原文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