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社会与人口学院:发挥优势 创造特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时间:2012.07.29
社会与人口学院:发挥优势 创造特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社会与人口学院自2003年4月成立至今仅仅两年,面对学院成立后学生数量增多、管理难度加大等诸多新特点,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我院学生工作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方向:抓住专业特点,以思想理论为旗帜,以培养优良学风为重点,以创新科研为突破口,注重过程管理。两年的时间很短暂,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在开展学生工作的道路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特汇报如下:

  一、育人为本,加强思想理论教育

  (一)重视班主任的选拔工作

  我们始终认为,班主任扮演着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们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在思想上引领学生,在学习上教导学生,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班主任工作很杂,甚至可以说是繁琐的,可班主任的报酬却微乎其微,所以我们一直说这其实是一份良心活儿,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面对新的形势,吸取原来的经验教训,这两年我们大胆选用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鼓励有工作热情的人参加到这支队伍里来,结果表明,这不仅保护了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为学生选择了好的领路人,同时也为班主任工作队伍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的工作热情、创新意识都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好局面:班级凝聚力强,学习氛围浓,学生目标较明确。

  (二)重视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

  “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我们始终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修养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理想是行动的指路明灯。围绕这方面,每年新生入学,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每个学期都指导学生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学科讨论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科前沿的学术报告,开拓视野积累知识。从多个角度使学生在理性上懂得如何学习,学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所学知识的核心是什么,等等。根据自身特点,我们采取了“管理抓两头,发展抓中间”的方针。

  所谓“管理抓两头”即抓大一新生的入学工作——在新生入学时对他们进行积极的思想教育,形式包括讲座、小范围座谈、一对一交流、班级集体活动等,内容涉及了心理健康、恋爱、交友、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帮助他们平稳而迅速的适应大学生活;抓大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院成立了由书记牵头的就业工作小组,一方面充分动员各位老师给同学们提供帮助,另一方面着重做好学生的工作,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引导他们置身社会,认清形势,面对现实,妥善处理自己的目标、国家的需要、现实的困难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发展抓中间”是指在党员的培养上我们着重发展大二、大三的学生,这就避免了大一思想不成熟,大四为了找工作突击入党的情况。在大方向上,我们采取“重点培养、跟踪教育、及时反馈”的方法,坚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重点选拔政治立场坚定、工作能力出色、学习成绩优秀、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威望的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宁缺毋滥,以强化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在发展阶段就严格把好质量关,并且注重入党后的再教育,不断坚持主观世界的改造。

  (三)采用专业的工作方法

  我院社会学学科在全国学科评比中名列第一,拥有这样的优势背景资源,为我们开展专业化的学生工作奠定了基础。工作中,我们引入了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等方法,更加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平时和学生的交流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经常与他们一对一地聊天,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自己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充分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

  (四)注重集体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在关注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团队理念。我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并且经常性地组织这些学生与新生进行经验交流,为其答疑解惑,传承优良的学风和先进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长期的努力下,全院逐渐形成了以老生带新生、以新生促老生、气氛热烈、竞争积极的良好氛围,为全院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点面结合,强化专业素质训练

  (一)以科研竞赛为载体,培养研究型人才

  利用学院自身专业优势,我们力抓特色项目——学生论文竞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科研能力。作为学院创新实践的主要载体,学生论文竞赛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欢迎。在具体实行过程中,院党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指导:本科生由于学科知识的局限,主要选择一些和社会热点相关的话题,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对研究生,则指导他们作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学院还组成了由院长、书记牵头的专家指导组,各教师发挥所长给予学生指导,引导学生开拓创新。两年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论文竞赛方面硕果累累: 2003年,我院本科生万惠仪、李雪撰写的论文在全国第八届“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论文大赛中获得了全国特等奖,取得了人民大学历史上的突破;在学校组织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提交了14篇论文,获得了2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2004年,我院选送了10篇论文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1个特等奖,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同年,我院首届学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这预示着我们以创新科研为突破口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今后,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将继续举办这个论坛。

  (二)重视实践,在社会大熔炉中成长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多地为同学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努力培养真正适应社会的综合型人才。仅在学院成立以来的2年时间里,我院学生就已经参与了多项大型的社会调查和实践项目。其中,影响最大的包括由民政部牵头的全国低保状况调查、由社会学系主持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GSS)、由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资助的在中学普及艾滋病教育的调查等等。调查中,我院学生深入到全国各个省市,最远的到达了云南、新疆。除此之外,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期坚持在海淀工读学校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在北京行知打工小学进行支教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中去,更使他们走出了象牙塔,真真实实的接触了社会,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的大熔炉中茁壮成长。

  (三)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良好氛围的培养在全院的学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创造全院良性的竞争环境,我们建立了一套合理、公平的奖助学金评选制度。在奖学金方面,我们不是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而是学习成绩、科研水平、社会实践三者相结合来综合评估学生。这三项的比重本科生和研究生各有不同,本科生更侧重学习成绩,而研究生更重视科研水平。在助学金方面,我们每年对全院学生进行一次经济状况调查,实时地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经济状况,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真正解决贫困学生的困难。同时,我们对名单进行公示,积极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监督,增加了评选的透明度。这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培育了良性的竞争机制。

  三、工作中的一些思考

  (一)激励机制不配套

  对于现行的班主任制度,我们认为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激励机制不配套。当过班主任的人都知道,每学期贴补到工作中的钱远远超过学校所给的每月60元钱,更勿谈精力上的付出了。不配套的机制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老师的积极性,也不便于我们开展工作。

  (二)体制、编制有待完善

  现行的学生工作队伍还有待完善,目前还没有一批专职的、专业化的人来从事这份工作。各院系的学生工作队伍也没有合理的编制,比如学生科的设置,事实上每个院系都需要有这样的专门机构来对应校学生工作部的各个部门开展工作。学院虽小,可工作一项不少,每一项都不能马虎,不然,我们凭什么说以学生为本?可如今有学生科的就只有少数的几个大院。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党委办公室的几个人包揽了除教学以外的一切学生工作——新生教育、就业指导、奖学金的评定、助学金的发放、贷款的申请、学生活动、安全教育、宿舍卫生检查、心理健康帮助、思想教育、党员发展与管理……。这种分工不明确的工作方式与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还有差距。

  (三)学生活动经费不足

  经费紧张是限制学生工作充分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资金缺乏,经常导致我们的学生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利于今后活动的开展。

  (四)缺乏必要的培养机制和交流

  学校对学生工作者缺乏必要的培养方案和培训机制,例如:班主任只有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有一次培训,之后的几年就全由自己体会。学校应该增加必要的培训,多给老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甚至可以组织老师到兄弟院校去考察。

  对于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来说,两年的时间就在一瞬间,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但我们深知,学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循序渐进。不但要注重管理成果,更要注重过程管理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即所谓“厚积而薄发”。同时,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和解决学生工作中存在的矛盾,着重处理好形式与实效、个性与共性、严格管理与与情感教育、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之间的关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好细致工作,以学生为本,最终提高整个学院的综合素质。

(编辑:潘宏伟 吴辉江)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