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招生就业处:拓展学生素质 创新工作理念 开创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
时间:2012.07.29
招生就业处:拓展学生素质 创新工作理念 开创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

  自2002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交流工作在校党委、校行政班子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16号文件”精神,以实现“建设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为目标,紧密围绕学校规划、结合学校的重点工作,以“严谨、高效、公正、热情”的工作态度和“想办事、敢办事、能办事、干成事”的思想理念,求真务实、实事求是、高质高效,完成了大量的学生交流工作,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

  学生交流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学生交流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塑造了学生优秀的人格素质。

  一、拓展学生素质,实现国际型人才的战略培养

  自2002年以来,我们依托校内外资源,总计派出交流学生607名,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发展和学校间的交流,对于交流学生,更是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丰富阅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获得更大的收获。

  在国家留学基金委面向全国进行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项目选拔中,中国人民大学向基金委推荐优秀学生37名(其中本科生8名,硕士生21名,博士生8名),最终共有21名同学取得了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资格,并有3名同学的公派研修延期计划申请得到了批准。获得公派留学资格的学生,囊括了欧洲共同体欧盟法研究、瑞典乌普萨托大学攻读硕士生计划、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

  学校公派学生91名以访问学生 的身份前往境外友好大学学习,这些学校包括: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全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受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达47人次,包括人文社科、管理、经济、计算机等领域。

  在校学生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共计386名(其中本科生253名、硕士生126名、博士生7名),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自费出国留学人数(161人)是1994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20人)的20倍。每年中国人民大学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中有将近半数学生获得包括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在内的国际著名高校的全额奖学金。

  选拔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优秀学生参加交流学习,实现高校国际型人才培养的战略,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为我国的教育、科研、经济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批又一批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的骨干力量,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

  自2002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共选派了46名学生参加 “欧亚大学生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海外杰青汇中华”、“香港新纪元行政管理精英培训计划”、“ 大学生领导才能研讨会”、“李韶教育培训计划”、“韩国高丽大学国际夏令营”等交流活动。学生处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组织中国人民大学40人左右的师生代表团,前往台湾逢甲大学、中正大学进行校际交流访问,与此同时,接待了3个台湾师生交流团。2005年2月,由24名师生组成的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个以校园文化交流为主题的赴欧洲友好学校师生交流团,成功访问了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和斯图加特大学。

  学生交流项目的开展,不是向学生轰轰烈烈的大谈人生哲学与爱国思想,而是用贴近学生的方式来教育人,感染人。通过在交流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使学生树立了更加明确的人生目标,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在返校后的交流报告中,同学们写道“这样的交流活动,使我更好的认识了外面的世界,结交了更多的朋友,也对我自己未来的规划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我们感到‘任重道远’,未来就在眼前,我们即将作为主人,作为青年的主力军登上建设国家的舞台。我们感到了身上责任的巨大,我们也看到了未来美好的希望和沿路的艰辛”。

  为了使学生交流能够更加深入,更有成效,我们组织参加交流的同学把自己在交流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表达出来,按照主题定期发表在报刊上,使校园里更多的同学实现了共享。

  在2004年11月召开的校领导与学生代表座谈会上,与会的学生代表提出学生交流活动的开展使得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希望学校能在现有的基础上,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会后,我们提出大胆的构想,积极开拓学生交流活动领域,把学生交流活动能够得以有系列、有传统的长期开展。

  二、创新工作理念,塑造学生优秀人格品质

  在学生交流活动过程中,我们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来。每一次的交流活动,学生都不仅仅是一个参与者更是活动的组织者。从一开始活动的策划与筹备到活动的组织以及活动结束后的回顾总结,都有学生的全过程参与。每一次交流活动的圆满成功,都是通过集体的智慧和汗水取得,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自律性,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谐作精神。于2004年暑假,中国人民大学与台湾中正大学共同举办了“海风传心声,真情系两岸”校园文化主题交流活动,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及老师,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筹备了整个行程以及赴台交流的所有前期工作;而在台湾拜访的行程中,本校学生准备了自编自导的各式文艺节目,受到中正大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并赢得中正大学校长罗仁权教授的高度评价 。于活动结束后,在中正大学负责交流项目的曹方真小姐的来信中写道,“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在校园文化交流活动中,具备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互相关怀的优秀品质,他们良好的自律性和时间观念,令我们非常佩服,而这些优异的人格特质,正是台湾学生有待提高及学习改进的”。

  学生交流工作,不仅是在活动中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也是在管理工作中强化学生诚信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学生自费出国留学管理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部分学生未办理离校手续擅自离校的问题。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下,学校要求学生在办理出国手续期间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在学生结清校内关系,办理离校手续后再予以退还来约束学生擅自离校的问题。2003年初,随着学校行政角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的思想的逐步深入,“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使我们探索在解决学生擅自离校的问题上,从以前的约束转向疏导,一方面我们废除了原有的缴纳保证金体制,改为在申请自费出国留学学生中深入细致讲解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办理离校手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我们对管理工作大胆创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入信用机制,与境外高校进行国际合作,建立国际信用体制,来有效的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发生。管理理念的改变,带来了工作思路的创新,简化了原来的工作程序,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性和诚信观念。学生工作者和学生,都在这样的创新机制中获得了双赢。

  三、关爱交流学生,关注学生思想动态

  在学生交流中, 我们一直贯穿“走出去,引进来”的交流思想,不仅选派了中国人民大学大量优秀学生参加学生交流,同时也积极接纳来自于各个友好学校的来访学生 (我们把这两类学生统称为交流学生)。

  关心和爱护交流学生,从学习、生活、思想各方面关心他们,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是学生交流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作为校级学生管理部门,关心交流学生的思想动态,与交流学生建立直接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信息沟通的畅通性和时效性,并切实负责问题的协调与解决是交流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部分。我们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例如加大力度做好交流学生在交流学校状况的全方位的调查跟踪,建立长期的交流学生状态报告机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及时解决交流学生的切身困难。尤其是来访学生作为校园中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在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环境中容易产生陌生感和孤独感,我们对来访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我们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和班主任的重要作用,定期和来访学生谈心,与来访学生原来所在学校的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与反馈。针对来访学生这个校园中的特殊群体,在2004年3月我们对当时在校的来访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问卷调查,形成了《交流中的磨砺与收获》的调查报告并发表于核心期刊。

  回顾过去三年的学生交流工作,我们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交流工作开辟了新的篇章。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的下发,为我们新时期的学生交流工作指出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利用学生交流这样的一个窗口,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交流的开展之中,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是学生交流工作的长期目标,审视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交流工作的具体特点,展望新时期的工作,我们提出三个方面作为我们的奋斗方向和新的工作重点:

  1、拓展交流空间,扩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作为学生交流工作者,加强对外合作,拓展更大的交流空间,为学生交流搭建更为宽广和高层次的平台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导向。承续当前的局势,积极深入与目前友好学校的合作,促进校际间的学生交流工作细致化、深入化开展,更广泛的营造校际交流轻松和谐的氛围,是当前我们工作的一个主要目标。同时,我们更应该积极开拓思路,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展交流范围,创新交流方式,主动承办国际化的交流活动,更加深入的开展交换生学习活动,让更多的人大学子走出去,吸引更多的学生到人大来。

  2、完善交流机制,提供学生交流可靠保障

  完善的机制,使学生交流工作责任明确、有章可循,同时也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交流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据中国人民大学部处工作分工特点,学生管理工作分别由校内几个部门协作进行。在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内部协调,不断完善学生交流机制,制定完备的学生交流的规章制度,使学生交流工作责任明确、有章可依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

  3、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学生交流工作队伍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交流工作队伍每个人是良师,也是益友,是管理者,也是实践者。在新的形势下,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索的习惯,主动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明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外事礼仪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积累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全体学生交流工作人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下发之际,决心振奋精神、团结一致、继往开来、务实开拓、与时俱进地开创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交流工作的新局面。

(编辑:潘宏伟 吴辉江)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