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校团委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时间:2012.07.29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管理科学为主,兼有信息、环境科学等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在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征程中,中国人民大学以塑造“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要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具备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多年的经验表明,传统说教式的思政工作“硬教育”的方式只流于形式而忽略了对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触动,因受教育者缺乏自觉自愿接受教育的情感而收效甚微。有效地进行思政教育必须有合适的载体,必须善于变“硬教育”为“软教育”,营造适于开展思政教育的软环境。
自然科学需要利用实验室来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开拓创新的能力,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实验室”来实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建设思政教育软环境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报社走出了一条发挥校园学生媒体作用,创建思政教育“实验室”的探索之路。
一、依托哲学社会科学为主的学科特色,面向广大青年学生,《青年人大》报社创建学生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机教育的实践阵地
人民大学是一所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和自然科学一样,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实验室”和试验田,而青年人大恰好为众多的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对接专业背景的锻炼环境。《青年人大》报社是人大团委的机关报,创刊于1996年5月,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家含正报、副刊、子报、网络和视频的在全国高校有着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学生媒体。报社的所有产品都完全由人大学生自主编辑出版。青年人大始终以“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为同学成长成才服务”为宗旨,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为口号不断地进行着影响力的建设。青年人大积极发挥主流学生媒体的作用,把握争取校园舆论的主动权,使学生媒体既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验室”,又成为了对全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巩固阵地。
在这个独特的“实验室”中,广大同学以报纸、网络和视频为媒介进行影响力渗透:对内,依托人大深广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组织同学们学习新闻专业知识、进行媒体运作的专业实践,培养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外,青年人大通过自己的产品对外进行辐射,影响着全校的学生,做到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良性运行。青年人大传承着人大的革命传统和历史使命,探索和实践大学理念和精神,引导人大同学树立“担纲意识”,努力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二、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青年人大为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进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青年人大作为一个学生媒体,“来源于同学、服务于同学”是其特点,在长年的工作中因贴近校园生活、关注学生成长而受到广大同学的好评。青年人大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利用在我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无与伦比的媒介资源优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首先,“强大的存在必然有其强大的影响”,青年人大用其强大的影响力积极宣传和推动我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在全国高校中具有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的青年人大是人大学生的骄傲,对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励精神是极大的鼓舞。青年人大良好的发展体现了人大学生踏实、勤奋、开拓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广大人大学生努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同时,青年人大通过积极的活动在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青年人大重视自身在校园里的舆论引导职能,注重宣传报道的技巧,以“贴近同学生活、贴近校园实际、贴近团学工作”为要求,用学生的视觉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2004年国庆期间,青年人大专门出版两天一期的《舞动》特刊,宣传报道我校学生参加国庆广场联欢活动的风采,这些充满青春激情的报道无形中对人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于潜移默化中加强了思政教育的效果。影响力是学生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条件和精神力量,青年人大立志把其“影响力”传递给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大学子。它以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组织文化建设为基点,对内影响其成员得到业务能力、思想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使人大学生在青年人大这个“实验室”中真正成长起来;对外用青年人大的价值体系影响众多的人大学子,促进他们的成长进步。这样,在青年人大形成了良好的“内部成才环境”和“外部影响力环境”,真正地实现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人”的初衷,在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用良好的环境培养人,青年人大培养了大批专业知识扎实、思想道德水平高尚的优秀青年大学生
多年来,青年人大以业务水平的提升作为发展的核心目标,并以此来带动青年人大的全面建设与发展。随着青年人大自身的不断完善,它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愈来愈发挥着巨大作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从业务来看,青年人大培养了一批批新闻业务人才。在青年人大的记者、责编、主编、总编等角色分工中,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实践和锻炼机会。青年人大有一整套完整、专业的报纸编辑出版程序,在选题策划、采访、版面设计、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管理和操作,所以在青年人大可以接受和社会媒体一样正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种培养让学生的书本知识真正转化成了实践运用能力,提升了个人素质。
从组织管理来看,青年人大是培养未来的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基地。青年人大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其中社长、总编、部门负责人这些现代媒体的管理角色一个也不少,财务制度、培训制度、例会制度、广告发布制度等规章制度既切合报社实情又健全规范,报社管理者要围绕业务的发展来统筹协调报社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工作。这个体系对于锻炼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从思想水平上看,青年人大的同学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他们在办报过程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往往是校园里首批了解和学习相关方针政策的学生。为了保证正确的宣传报道方向,青年人大经常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把思政教育在宣传报道中落实,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青年人大还注重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扩大青年人大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覆盖面。2004年5月,青年人大承办了在我校举行的“首届全国高校学生媒体论坛”,论坛的举办提高了报社品牌的知名度,引入的许多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像清新的者风催生了人大学生媒体的迅速发展,目前人大校园内有着校、院、班多层次的多形式的学生媒体上百家。2004年10月以来,青年人大报社举办了“走近传媒”系列讲座活动,先后邀请了央视著名主持人沈冰、《中国青年报》报业集团总裁李忠、人大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等多位知名人士出席,就中国社会媒体现状与前景等问题同人大学子进行了零距离交流。人大学子在这些讲座中找到了学习的榜样,为他们更好地做人做事都带来了积极的思考。
四、用高尚的文化塑造人,青年人大以其独特的组织文化激励青年学生成长,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青年人大是一个以业务为核心的学生组织,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组织文化。开拓创新的精神、浓厚的学风和踏实的作风是这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高尚的组织文化精神促进了青年人大的发展,激励着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推动着校园文化的极大发展。
青年人大以其不断开拓创新的组织精神促进业务的蓬勃发展。青年人大1996年创刊之初只有一份八开两版的正报,但现在的青年人大已是一家拥有“一社三报七副刊一视频”的学生媒体,集报纸、网络和视频媒介于一身。永不满足、开拓创新成为青年人大不断发展的壮大的强大动力。
青年人大以其浓厚的学风和踏实的作风造就了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青年人大在工作中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报社上下总是充满了学习的氛围。由于新闻业务的特点,传、帮、带成为报社业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也为报社成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在长期的工作中,报社成员养成了踏实的工作作风,这在他们的深思熟虑,在他们的“咬文嚼字”中明显地体现出来。也正是这样的学风和作风为报社带来浓厚的人文气息,呈现出团结向上的局面。
青年人大作为一个知名的学生媒体,凭借着它良好的组织文化和精神品格在校内外获得了强大的影响力,也引领着人民大学学生媒体的发展。人民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为青年人大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同时青年人大也在人民大学建设思政教育软环境的过程中肩负重要的作用。
长期的实践证明,青年人大走出的这条以校园学生媒体创建高校思政教育“实验室”的探索之路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的事业中,我们要善于谋划,善做打算,更加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媒体在学生中的巨大影响力和在校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