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校团委: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试验田
时间:2012.07.29


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高校共青团承担着为党巩固青年群众基础重要任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团校是共青团组织工作的重要阵地,培养具有担纲精神的“国民表率”和“社会栋梁”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行和主导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团校致力于实践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大力进行团校的教学建设,善于利用生动有效的形式来触发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启迪学生自主思考,以实事求是的学风指导学员开展调研活动,积极利用网络拓宽团校的教育平台,团校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试验田。

一、发扬传统,创新模式,制定人才培养的新战略新目标,开创团校教育充实和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在中国人民大学,团校教育一直都是共青团组织对团员青年尤其是优秀的团学干部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进行综合素质训练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团校有优良的传统和丰富教学经验,团校良好的学风、生动活泼的氛围、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代代相传,与时俱进。

在高校和社会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人民大学团校尤其注重团校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共青团组织深入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调研,在原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引进合乎团员青年成长成才需要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先进经验和新模式,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要求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战略和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的团校教育旨在实践学校培养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学生培养目标,广大团员青年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做好团员青年尤其是优秀团学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具有很大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共青团系统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和部署团校的工作,立足于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干部的培养,以团校教育来丰富和充实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团校教育服务于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并促进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大发展,开创中国人民大学团校教育的新局面。

二、深入调研,知行并举,加固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以学员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团校的教育高度重视对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团校教育对广大青年学生的示范性影响作用,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为团校教育的重心,加固团校肩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团校以学员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形成了自己的培训的特点,提倡学员自我学习,加入了大量启发式、互动性的教学培训科目和内容。

2003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团委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制定颁布了新的《中国人民大学团校章程》,以实践培养具有担纲精神的“国民表率”和“社会栋梁”的学生培养目标为号召,注意与第一课堂学习、专业教育既配合又区别,发挥团内教育的作用。从2004年开始在新的团校制度下,学校团校一共举行了1701、1702、1703三期团校的教学培训。每期培训都有百名以上的学员参加,学院来自不同的年级、学院和专业,覆盖面比较大;团校学习时间一般在新学期初启动,第二学期初完成收尾工作,持续时间也较长。

自1701期开始,每期团校都开展以“熔炼团队”为主题的素质拓展的辅导活动,其内容、形式经过调整已经逐渐定型,成为面向全体学员的必修课程。

素质拓展训练按照“结成团队”、“熟悉团队”、“团队工作”的几个步骤设计,以若干个小游戏串联起来,重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集体主义协作精神。其中有个游戏,是让学员用红布蒙住双眼,由另一名学员牵引着完成穿越障碍物的一系列活动——要完成好这个游戏参与者间的信任与良好的沟通是关键,而这也正是一场游戏下来,学员们深有感触的道理。

选取来自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实际的“关键词”——如“诚信”、“马家爵”、“校园爱情”、“自习室占座”等——来进行演绎是学员们最有热情的环节之一。在这里考察的是他们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独立思考进行判断的能力和用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思考和理解表现出来与他人共享交流的能力。借鉴电视形式的访谈、精彩迭出的话剧小品……学员们的创造力一再给人带来惊喜:在表现“马家爵”话题时为了多角度地反映社会各界的声音,学员们虚构了“焦点访谈”的现场——“高校校长”、“心理专家”、“马家爵的同学”、“社会公众”轮番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出场按照设定的角色身份对事件开始了反思和讨论;而在演绎“诚信”主题时,学员们挪移时空,设置“道德法庭”,在“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句歇后语的背景下对千年前的人和事按照当代的逻辑进行了大胆的假设。

三、打破思维局限,加强多向交流,塑造整体精神,熔炼团队意识,培养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团员青年队伍

中国人民大学团校的学员来自全校各级团学组织,年级、院系上的差异造成了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在团校教学活动中我们兼顾这种差异,以方便开展工作、传达信息,但更加注重整体的精神的塑造,有意识地提倡集体主义协作精神,努力营造多向交流的良好氛围,在此过程中熔炼学员的团队意识和整体精神,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他们在大学生中的模范作用。

在首期团校教学中教员向全体学员公开征集设计团校的标识,在采纳了学员的设计之后,按照全新的《中国人民大学团校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制作了一批学员证和证书;团校在学员分组中打破了原有的界限,按照兴趣和从事团校调研课题的能力特点将学员进行混编。同时团校所有的任务都以小组为单位分配,无论是调研报告的写作还是短剧表演,在过程中都将小组的协作、全体成员的动员参与情况作为重要的考察方面。团校每期都专设“优秀小组”的奖项,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嘉奖。每期团校开学、结业必举行正式严肃的典礼,在仪式中传递一种内在的精神,增强学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注重培养和形成属于人民大学团校自己的传统。

在各种定位中我们看重团校作为交流平台的作用。除了安排定期的小组讨论以活跃小组内部交流活动之外,团校办公室还在人大青年网的“先锋论坛”BBS上开辟了团校学员的内部讨论区,团校的指导教师、辅导员和所有学员均以实名注册在内部讨论区内展开交流。这样的好处就是学员之间可以开展一对多的交流,而且在网络上团校组织者也更方便地与学员自由交流,这也部分地弥补了由于班额较大,团校教师难以与每个学员做直接交流的遗憾。目前人民大学团校的BBS已经成为人大最重要的红色网络论坛之一。

四、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开展团校的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团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的团校教学紧密联系学校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形势,积极充实和促进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团校教学中大力发扬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此来发挥他们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示范作用。

每一期团校都结合学生工作的中心任务确定教学的主题,有明确的教学目标。1701期团校的教学重心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学习,1702期团校以“培养青年战略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团学骨干”为号召,1703期团校的重点是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16号文件的学习。每一期团校都紧扣一段时间团学工作的重点,要求学员分小组围绕一个现实课题进行调研,并撰写小组调研报告。

团校1703期学员调研活动的主题即是“对当前中国人民大学团学组织建设及活动开展状况的调查”。学员们在团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这个主题,分别从中国人民大学基层组织工作状况、团委外围组织状况、学生社团发展现状、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多个角度入手认真撰写了深入实际的调研报告。由于调研的对象就是学员们熟悉的工作,所以这些调研文章都显得言之有物,无论是分析还是展望都能够拿捏“到位”;同时调研也给学员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以这个契机来重新全面审视自己的工作,许多同学的感受是真实的。团校办公室还将1701期、1703期的团校小组调研报告分别汇编成集,作为内部材料印制发行。

从1702期团校以来团校办公室已经连续两期在学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就是摸清学员需求,作出适应形势的调整,探求更好更有力的影响他们的方式。另外,团组织也从团校学员中收集学生对其它方面工作的意见,采集民意的样本,使团校真正成为青年学生与团组织交流的平台。

五、明确工作重心,挺立时代潮头,充分发挥团校作用,促进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大发展

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中国人民大学共青团组织要更加重视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团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改进和创新团校的教学理念,用充满时代精神的团校教学工作来引领青年,以培养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为目标,全面提高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全面发展的团员青年队伍,促进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极大提高。

(编辑:邵开封)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