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校团委 奉献无终极 探索无止境
时间:2012.07.29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是教育部、团中央支持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重要参与者,自1998年创建以来,已经组建七届。多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在校团委的直接指导下,支教团以招募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常年支援国家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前后组织志愿者数六十人次,在山西、贵州、江西三省的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支教工作,帮助灵丘、晴隆、兴国、瑞金等国家级贫困县进行教育建设。

  自2003年9月份起,人大研究生支教团开始在江西省瑞金市进行支教扶贫工作,两年来,支教志愿者除担任三所乡村中学的相关任课教师,进行教育支援外,还积极引进各种社会资源,开展支援学校建设、资助贫困学生、普法教育宣传、医疗卫生服务、思想政策宣讲、推动实施相关教育项目等工作,较大地推动了当地农村教育状况的全面改善,受到当地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

  人大支教团去的地方都是中国版图上那些最贫瘠的所在,一位志愿者曾经这样回忆支教地贵州省晴隆——95年全国592个贫困县中最贫困的一个:“近四十个小时的火车,我们进入了山的世界……下了火车,七个小时惊险漫长过山车似的盘山路,更是让我见识了贵州山高、坡陡、谷深的喀斯特地貌。……(学校)只有四间教室三个年级……电灯是没有的,只能掀掉屋顶上的几片砖瓦来透光。”当他们站在天真质朴的山娃娃面前,在他们对北京的人民大学来的讲普通话的老师的新奇、信任和憧憬中讲述山外的世界、讲北京的长城、讲风靡全球的因特网技术,讲“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带给当地孩子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一扇看外面世界的窗户,带来了是观念上的冲击和触动,为他们展现了生命和生活还可能有的一种形态。志愿者来到这样的山区乡村,从事最基础的中小学教育,这种行动的意义已然超出了单纯的事务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志愿者的到来弥补了农村中学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文化建设的缺失。第一个“英语角”、第一个“学生刊物”、第一个“校园广播站”……他们敢想肯干,做事风风火火——英语小品比赛、计算机知识竞赛、辩论赛……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界。在支教地政府、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年轻人青春热情迸发不已:他们自己购置了电影放映设备,利用节假日到田间地头,播放主旋律的影片;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在农村地区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和法律援助工作;组织专门的服务培训队,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和农民工进行劳动技能、劳动法规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播散着星星点点的新知识的种子。

  青年人总是愿意进取的,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人大的志愿者还不满足,他们考量着更深更远的东西,探求发挥志愿者更大作用的方式。事实上,当第一批人民大学支教团成员看到由于投入严重不足无力添置新课桌椅、新黑板的破烂的乡村学校,看到因为贫穷而少有像样的文具的孩子时,他们就不再满足于只按部就班地结束一年的支教生涯了。——

  1999年,最早的那一批志愿者们所想到的是在同学亲朋中为任教的中小学校募捐必要的教学和办公设备。天南海北的汇款零零散散地会聚而来,集腋成裘,为教室更换上了起码的桌椅,为孩子发放了必要的文具……但志愿者们还是没有感到轻松,他们在心中默念着这样的校舍应该重修了,乡里的孩子们也应该跟城里孩子一样有学习操作电脑的机会……2001年,人大志愿者有了一个更大“手笔”的尝试:结合世界银行的要求为其拨给贵州晴隆的百万元贷款设计了开发绿色肥料的项目,八百页的可行性分析得到了世行专家和地方政府的认可。紧接着志愿者自费三上北京,从北京市一家公司为这个项目争取了10万元的技术支持,并免费培训技术人员;并且请到了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的一批专家、博士来到晴隆考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顾问。联系外来资金技术支持地方建设的成功事例,进一步启发激励了人民大学的志愿者。他们开始用新的眼光地评估“大学生志愿者”这几个字的分量,开始了充分发挥高校和大学生志愿者的智力优势、良好声誉,内联外引,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为贫困地区的经济、文教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的“志愿者之路”的新一轮探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与著名跨国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走到了一起。安利公司为支教活动提供近五十万人民币的资金支持,通过志愿者在支教学校建立图书馆、电脑教室,资助失学儿童,举办大型活动……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赴瑞金支教团又与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达成了意向性协议,在未来的三年内向受助学校投入70万人民币的巨额资金,支持受助学校的建设。2003年10月,一则“电脑教室落户瑞金红都”的新闻登上《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各大新闻媒体的版面,显著地报道了人民大学——安利研究生支教团在瑞金支教的事迹。这一公益事业中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高度评价和肯定,认为对于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者活动的事业化方向和道路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扶贫接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后还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提高,他们想着,硬件条件改善了,基础好了,下一步要对软环境进行改造——要加强志愿者的思想政治学习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在大好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政治素质,增进与当地教师的互动交流;要更加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开展调研工作,把握学生和基层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其今后的成长成才服务;要继续加大对外联系工作,架构起受援地区和社会资源的康庄大道;要继续探索扶贫方式,将受益群体从几个学校的孩子扩大到更多的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不仅仅给予他们的家庭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要带动他们观念的更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掌握技能,创造财富和希望!

  七年来,人民大学志愿者传播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指导的学生已逾万人;七年来人民大学志愿者积极的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渠道,先后募集资金近百万元,用于捐建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电脑教室3个(电脑80余台)、医疗室,以及资助贫困学生300余名;七年来在人民大学志愿者的勉励和长期支持下,一些山里娃、放羊孩也考上了大学!……七年来,志愿者与支教地的缘越结越深,情愈久愈浓。

  一路走来,载风载雨,说到底收获最大的还是这些年轻的学子。他们也在这过程中了解了社会、认识了国情、增长了才干、磨砺着意志。

  志愿者精神本身就是让每一个渗透其中的人回味无穷的,志愿者的生涯则让他们体会了更多。

  志愿者有许多来自发达地区、大城市,支教地人民暂时的贫困生活和纯朴的心态带给了他们两极的震撼,一位志愿者直截了当地把这种冲击称为“心灵洗礼”:生日时,案上的花瓶里不知觉地多出的一束小花;生病时,那一张张关切的脸庞……让他们更深刻地懂得了“爱”;缺水、少电、走上数十里山路赶集……贫乏的物质条件,让他们明白了“珍惜”;在发达与落后地区间的反复往来,眼见的各地迥异的生活形态,又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天之骄子”们从象牙塔中回到地面,提示着青年人对国家社会应负的责任。

  一位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志愿者曾经长期困惑着的贫困地区干部们带给他的一道经济学难题:县里的副书记,一位60年代的正儿八经的大学生曾有着多次调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却一如既往地在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的穷县扶贫,即使下乡时三次几乎滑下山路丧生……这种“高投入,低产出”、“非理性”的职业生涯实在太不合常理了,效益何在?而当地干部的回答却是,“这一条山区公路是以前没有的”、“这一座水库是几年前新修的”、“那一处桥梁可曾经是几代人的梦啊!”——那一刻,志愿者回忆道“如醍醐灌顶一般”,以前思想教育中“奉献”、“牺牲”那些大词一下子就贴近了起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这是人成长成熟的过程,从普通的在校大学生到一个志愿者,所经历的正是这样的升华。

  志愿者的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但他们总是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因为他们清楚成功来源于“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感动社会的同时,志愿者们也同样体会着感动:应志愿者之邀自费考察地方经济的专家、慷慨捐资赞助学校改造的企业、做好后方全力支持用心指导支教团的母校、老师和同学……是他们的合力,撑起来一片蓝天。扶贫支教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和谐、互助、团结、友爱的情谊。“没有理由不做好,没有理由不感到幸福”,志愿者的心曲在潺潺地流淌。当他们把上面的各种感动传递出来的时候,就汇成了一条快乐的河流。2004年11月,在各方支持下,人民大学支教团的活动事迹被编成了名为《青春足迹》的图文集,还有一连多场的报告会、支教生活的大型图片展……一时间在校园内掀起了志愿服务的又一波热浪,他们的精神、他们的问题带给了在校学子们以新的力量和思考。

  在历届支教团间,在人民大学的一万八千多学生中,这种精神上的接力正在一波又一波地传承。

(编辑:邵开封)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