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人民大学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1)
时间:2012.07.29
中国人民大学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1)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自成立之日起,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始终发扬“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命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国人民大学一贯具有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紧跟发展形势,人民大学继承优良革命传统,积极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培育学生担纲意识,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目标,造就了一大批我国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多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是人民大学历史上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在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形势下,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提出了“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当前教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校园置换和基础设施改造……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纷纷出台,这些都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条件。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是这样的改革和发展的大环境中激流勇进: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态势。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组织好形势与政策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积极指导学生独立科研,培育科学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教书育人落到了实处

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学机构,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掌握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水平。在课堂教学这个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主讲老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极其重要。只有具有良好的业务水平,才能保证把最先进的理论传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准,才能保证教师把“教书育人”落在实处,才能使教师真正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

——强化师德建设,落实全员育人

校工会、教代会始终抓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环节,遵循教育规律,一贯非常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结合时代特点,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视问题,不断探索师德建设的新思路,不断开创师德建设的新局面。

早在1997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倡导的文明市民公约活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中国人民大学罗国杰教授、许启贤教授提议,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先后制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教师道德规范》、《中国人民大学干部道德规范》、《中国人民后勤职工道德规范》、《中国人民大学学生道德规范》、《中国人民大学教职工共产党员道德规范》等五个校内规范。这五个规范的制定,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道德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模式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又一重要尝试。校工会先后组织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前往定西市和华西村进行社会考察。这是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有益尝试,通过考察,使教师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修养,深化认识。
进行制度建设,加强考核管理和典型宣传是实践证明的有效手段。中国人民大学人事部门规定在职称的晋升上强调了是否担任过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广大教师能够主动地去承担班主任的工作,而且涌现出很多优秀班主任典型。每年,学校都会评选优秀班主任和标兵班主任。这些班主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在同学中有着很好的影响力,他们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鼓舞和影响着广大同学的成长。

——形成人大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制,切实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雄厚的学科实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办好“两课”教育的基础。

1997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为全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承担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培训任务。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建设基地,在2001年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的评审中,该学科以免答辩的资格进入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的行列。

中国人民大学现有“两课”教师63人,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和法学院,承担着全校的“两课”教学任务。这个群体特征具体表现为“四高”——中青年教师比例高、高级职称比例高、学历水平高和政治素质高。初步统计,自2000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的“两课”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教育部各类项目28项(未包括“211”项目);出版专著25部、参著36部(不包括出版的各类教材、教辅书籍),发表论文530篇,人均15篇。在学校的科研立项和科研优秀成果评奖中,“两课”教师的科研申请项目获得批准和奖励也占有很大比例。

为了使“两课”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中国人民大学还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校、院两级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研室工作条例、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教学内容和质量监控制度、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尤其是教学督导制度、教学评估制度、院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成效明显。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已初步形成了校长书记带头讲、知名学者联合讲、“两课”教师集中讲、专业教师渗透讲的教学格局。建立和完善了“整体讲解、多门配合、广泛渗透”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体系。中国人民大学从1988年起,就在全校硕士生中开设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课,其主线和核心就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关内容。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又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面向硕士生开设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公共课。同时,为了引导研究生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面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开设了“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研究”、“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等多门课程。

在教材建设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力量编写了由教育部社政司向全国高校推荐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两课”教材,该套教材受到了各高校使用者的好评;最近,又根据“两课”教学实践和改革的新要求,修订再版了该套教材。此外,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还组织力量与武汉大学该学科点合作组织编写了充分体现“两课”教学改革精神,具有新形式、新特点的“两课”教材,该套教材被称为是“两课”教材改革的首创,也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教学实践中也注意讲求实效,灵活手段。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先行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再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使教学手段进一步多样化;开辟“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教学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配合“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开展的“邓小平理论学习辅导员”工作和成立学生宣讲团,广泛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措施。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课的建设,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推动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的途径:一种是针对有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实问题的课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等等,强调要“融会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一种是针对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等等,强调要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延伸”,增加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有关思想和论述;一种是针对有关西方理论学说的课程,如“西方民主政治研究”、“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等等,强调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行研究、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照搬。通过这些途径,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内化到各门专业课之中,既推动了课程建设,也促进了对学生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

努力推行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克服了各专业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的倾向,打通专业界限和壁垒。同时,将全面素质教育的精神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知识教育、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以本科教学为例,本科4年的总学分为170学分左右,其中两课教学为12-14学分,自然科学、人文素质和艺术教育等素质课程为8学分,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4学分,国防教育2学分,劳动2学分,这样,全面素质教育所占的比重就达到全部课程的六分之一。除此之外,在全校性的选修课之中,还开设了“科学技术史”、“文明礼仪”、“大国的兴亡”等课程,这些课也起到了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培养的作用。

同时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排头兵的作用,精心组织编写了大批专业教材构建了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广大教师满腔热情地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和社会实践,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除了在课堂上悉心传授知识,很多老师都把在课下对学生进行科研和实践上的指导当成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广大同学的刻苦钻研下,中国人民大学在学生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参加各项学生学术比赛捷报频传。以全国最高水平的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在1999年到2004年就有16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广大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其中获得锻炼和提高。在社会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党政干部、团干部和“两课”教师、班主任都能做到积极参与,认真指导,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编辑:潘宏伟 吴辉江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