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程天权:提高国家软实力 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时间:2012.07.29
党的十七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P33)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表明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这无疑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方面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要论断。

一、 软实力: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概念最早为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 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 全面阐释了软实力概念。他指出,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了由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归纳成三种资源,一是基于强势文化而对别的国家产生的吸引力,二是具有能够真正实践的政治价值观,三是具有合法性的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2]从以上软实力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软实力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指文化实力,指一个国家除了经济军事实力外的文化方面的一种力量。具体而言,软实力既包括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国民心态、国民形象、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对国民产生的内在凝聚力,也包括出版物、报纸、电影、电视等文化产品产生的外在影响力。

对软实力的认识,是人们对于传统国家实力概念认识的一种深化,更是基于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从历史角度讲,硬实力较量始终是国家之间竞争的主要形态。尽管古今中外许多智者曾经就国家之间对抗的非政治军事形态有过许多设想,如《道德经》里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老子》第四十三章)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成熟程度所限,直接的政治军事对抗始终是解决国家之间利益纷争的主要形式。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中期,以美国和前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历程。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原子武器的发明,使得通过直接的军事手段来消灭对方已经成为不可能。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开始了战略转型,亦即充分利用好莱坞、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等软实力的载体,将西方(美国)的价值观念、政治文化等软实力资源, 向对手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 并最终主导了对手政治、经济和文化走向,从而“导演”了震惊世界的苏东剧变。苏东剧变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思考:为什么在现代社会软实力能够产生硬实力所不能产生的巨大作用呢?人们最终意识到主要原因在于,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方式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深度、速度和广度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竞争更加激烈,那些富有生命力、凝聚力、创新力和传播力的文化就会大放异彩,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并将这种影响力延伸到国家利益层面,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东西方冷战以及最终苏东剧变的发生,标志着国家斗争形式的重大改变,可以说,在当今时代,以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对抗正在让位于文化软实力的对抗,软实力而不是硬实力,正在成为国家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对抗的主要形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软实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软实力的重要性,千方百计地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我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的重要目标,承载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的来自于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压力。实践证明,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来发展和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P38)2006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4]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郑重强调提升软实力问题,表明我们党在软实力问题的认识上,又向前跨了很大的一步,标志着我们党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将会变得更加自觉,更加主动。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中国软实力的关键

国家软实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制度建设、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等许多子系统,我们必须抓住对提升软实力具有核心性和根本性影响的工作作为突破口。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成为提高我国软实力的关键。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可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从这个角度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决定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源自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方面的根本性差异,源自国家利益的战略性、本源性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我国纳入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的图谋始终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实、完善有自己特色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并增加感召力,以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真正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渗透和影响,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文化都是有着不同层次的,有着主文化和亚文化、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然而,所有这些不同层次的文化形态都是受到整个社会的核心文化影响和制约的,并围绕着整个社会的核心文化渐次排列开来,组成一幅从中心向外围不断扩散的辐射图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新时期社会主义所有文化的核心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处于指导地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必须高扬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文明守则,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我们所有的文化形态都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提供营养。因此,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就是做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工程。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彰显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途径。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它能够聚集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众,不管人们的思想意识如何发生变化,都会受到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可以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浸润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并受其约束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合法性的理论解释及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而且通过其对社会成员的教化塑造,为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丰厚的精神资源和人力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和优越性,对于提高和增强人们对本国社会制度和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政治理想而得到全社会民众的自觉认同,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内在要求,而且是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任务并具体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重大任务,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P34)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深化。这一认识的取得,可以说既是对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失败教训的吸取,也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有益经验的借鉴,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成果的深刻总结。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完全可以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都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同样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

三、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高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人类社会。哲学社会科学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建构人和人类社会的文化存在。正因为这样一种特点,使得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成为一种思想文化领域的学说,成为一种“软科学”,从而天然地与一个国家软实力建设构成了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们要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没有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作用是不可想像的。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这就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它的意识形态建设功能。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是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类型而存在的,本身就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之内,必须依赖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才能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是一个终极完善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这就需要从理论层面及时给予概括和总结,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接纳并非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一个选择与教育的结果,价值只有被认同才能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可以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出发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持续不断地提供令人信服的论证,从而增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其次,繁荣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而长盛不衰,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属于中国的,是全体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是民族成员进行自我身份鉴别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更是维系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进取的最有效的精神纽带。同时,正是由于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特质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全世界的肯定和承认,因此这一遗产也是全世界的,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继承这一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我们文化的总体实力有着重大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传统文化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当前,繁荣中华文化,我们需要从研究理念、研究方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同努力,需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而这些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再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需要解决不同形态的文化和谐共处的问题,需要正确处理主文化与亚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依靠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同时,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如何促进作为文化存在的个体人的内心世界和谐的问题,而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帮助人们自觉地树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理在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而文化和谐是一个社会培育文明风尚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文明风尚本身也是文化和谐的一个重要表征,人们道德水平、诚信意识、科学素质、礼让精神是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体现, 而一个人举止文明与他接受的教育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过程中同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升到事关中国文化能否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提升到综合国力能否进一步增强的高度,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的高度,全面落实各项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投入,努力将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4/25/content_6025430htm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1/10/content_5315058htm
[责任编辑李文苓]


(此文刊登于《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作者程天权,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