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透过现象解读救助与慈善———专访知名学者郑功成 
时间:2012.07.29

当社会救助与慈善捐款逐渐成为一种社会趋势,一笔笔的款项如何才能真正派上用场?怎样对慈善事业进行行之有效的统筹管理?热心人献出爱心,受捐者又应给予何种回报?

带着这些问题,昨日,记者专访了来渝参加2006重庆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论坛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现象一:捐款免税难

  今年初,在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500元后,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费尽周折、历经两个月,领到了50元免税款,而其间人力物力的折损,实际上远远超过了这50元。

  郑功成:这说明,慈善事业的管理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存在着运作不透明、管理体制不规范、免税政策不清晰等问题,而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滞后,根本原因不在于经济及资源,而在于法制的欠完备。

因此,应加快慈善机构与慈善事业的立法,确立慈善机构独立的法人地位,并明确慈善机构的性质、使命及其管理、运行的基本准则。同时,应尽快确立完善、统一的慈善税制,让企业和个人在馈赠中享受回报。

现象二:低保户拒绝就业

  某区民政局在今年6月的一次低保调查中发现,部分有劳动力的低保对象屡次就业无果,对低保金情有独钟

郑功成:很多人认为社会保障不能养懒汉,但这绝不能成为不发展社会保障的理由。对于懒汉现象,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加以解决,不能以此为由来否定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就。

现象三:网上募捐频现

  点击各热点论坛,不难发现热心网友为周遭的白血病儿童、残疾少年、重症病人发起捐款,有人为此感动,有人则心生疑问:是否确有其事?善款有没有被克扣?

  郑功成:严格地说,网络募捐是不合法的,这些捐赠没有通过合法的慈善组织进行,一群人、一个居委会就成了实施慈善的机构,这笔捐赠的实施情况如何,公众无法有效监督,而多出的钱如何处理,又引发出不少爱心官司。

在这方面,上海市的做法值得借鉴,政府在社区设置救助平台,群众一遇急难,信息将快速反应到慈善机构,并及时安排救助。

现象四:一对一受追捧

  来自市慈善总会及市红十字会数据,超过五成捐款人提出要了解受助者的个人信息及生活进展,或与对方保持通信往来。

  郑功成:在中国,更多人习惯于直接而具体的传统捐赠,捐赠人希望看到是谁接受自己的帮助,效果如何,这就是希望工程的一对一模式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而现代慈善的理念是,慈善是种公共行为。捐赠者以慈善组织为中介,与受助者对接,大部分捐助双方对彼此一无所知,从而免除了感恩图报的传统心理,救助困难群体成为整个社会的行为。

原文链接:http://cqtoday.cqnews.net/system/2006/10/11/000682023.shtml

(编辑:艾宜)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