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改革报]纪宝成:统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时间:2010.03.17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改革现有统计制度提出五条建议

  目前我国失业率究竟是多少?去年房价究竟上涨了多少?社会平均工资究竟是多少?近期以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些统计数据引起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指出,我国统计工作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2009年中国统计数据却成为了影响中国经济管理效率、社会发展和国际声誉的焦点问题,中国统计面临着全方位的公信力危机。

深层次的制度性的问题亟待化解

  纪宝成认为,中国统计数据为何在2009年引发如此密集的问题甚至是信任危机呢?其核心原因不在于中国统计数据的复杂性或国民统计素养较低,也不在于中国统计体系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而在于大量深层次的系统性、制度性的问题:

  第一、统计部门完全依附于各级政府,一些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在政绩观的诱导下、企业在偷税漏税等因素的作用下进行系统性的数据造假,从而使中国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没有任何微观制度性的保障。地方政府的统计数据被沦为“政绩工程的附属物”,许多地方统计局事实上成为地方政府进行数据造假的“操刀手”。

  第二、缺少刚性的统计监督体系。现有《统计法》所规定的各种监督在本质上都属于统计体系中的自我监督。例如,由上一级统计局进行业务监督下一级统计局,各级政府监督相应级别的统计局。这种监控格局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因为这些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在本质上都可能成为数据造假的主体。虽然统计误差、统计冲突以及统计泄密等现象频繁出现,但都没有按照《统计法》进行处理。

  第三、统计数据的体系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管理发展的需要,统计数据的不全面十分严重。如果将中国统计数据与美国统计数据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统计指标数量只是美国统计数据数量的20%。很多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管理有至关重要的统计数据体系都是空白。例如失业数据、流动人口数据、支出法GDP季度数据。这直接导致我们对于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当判断甚至错误判断。

  第四、很多统计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测算方法和数据的明细结构都缺少透明性,从而导致研究人员和管理者无法准确判断中国经济的具体运行状况,出现不必要的统计分歧和错误解读。

  第五、很多指标体系的设计缺少科学的研究,普遍存在数据理论体系与现实脱节的现象。例如对于最终消费中服务消费和房地产服务消费的测算方法、CPI的权重设计、就业指标的层次化指标体系的设计等等。

  第六、统计数据管理和使用十分混乱和任意。这集中体现在:很多统计人员缺乏保密意识,敏感数据提前泄密;大量公共性统计数据很少对研究人员和管理者开放和使用,而被统计当局当成有偿服务。

统计制度和统计体系的变革势在必行

  纪宝成指出,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由于中国统计手段存在问题,也不是因为统计误差的存在,而是在于中国统计制度存在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缺陷。目前中国统计的公信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现代管理呼唤真实、全面、科学的中国统计,因此,中国统计制度和统计体系的变革势在必行。为此,他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建议改革目前的统计监督和处罚体系,以加强对于国家统计局和各级统计局的统一监督。建议监察部门将统计列为主要监察领域之一;建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一个独立于政府体系和统计系统的监督委员会,督察统计工作并提出查处各种统计违规现象的处理意见。

  2.改革目前统计数据的形成过程和统计结果发布机制,最好像公安、国土等部门一样,建立垂直行政体系,各级统计局相对独立于各级政府,由上一级统计机构进行行政和业务领导,各省市政府不负责当然也不应插手统计数据的生成、汇总和上报,而应负责提供基础性的协调和配合工作。

  3.依靠高等院校等社会力量,成立专门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团队,对于科学设计各类统计指标进行动态研究,并提出专业建议。例如可以仿效美国经济研究局建立CPI研究委员会等专门研究委员会。

  4.加强统计数据的公共使用效率,使经济研究人员和决策者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共享国家统计系统所拥有的大量调研资料,杜绝国家统计数据纯粹商业化的使用。

  5.完善目前统计指标体系的完整性,使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完整的失业统计体系、国民收入分配统计体系、服务业统计体系和社会统计体系。

原文链接:统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编辑:邢鹏)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