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陈享光:经国济民,以德为心
来源:学生记者 王亦琳
时间:2014.05.28

陈享光(第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

陈享光,1957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起开始从事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政治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货币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等课程。200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200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

主编《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当代中国经济》等教材,主持完成“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当代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编写任务。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企业补贴问题研究》等项目。出版专著3部,1998年专著《融资均衡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先后在《经济学动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陈享光 原图副本

师言

“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2005年,陈享光教授获授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今年,再次获得这一荣誉之时,他从教已有30个年头。“师者良心”是他这一路走来所遵循的原则。

“让大家吃得好,过得好,这个想法一直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

1978年,陈享光参加高考,考取当时的南京工学院,即现在的东南大学,研读经济学。聊起当年,陈享光颇有感触:“当时招人少,上大学难,所以我们很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当时还有很多上山下乡的知青,考上大学是他们命运的转折点,他们学习很拼命,我们也被他们感染。”

大学期间,陈享光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读书、锻炼上,没有分出半点精力休闲玩乐。从东南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我校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学的同时,陈享光没有放弃学习,又在学校读取了博士学位。谈到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原因,他说:“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大家吃得好,过得好,这个想法一直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

陈享光感慨,自己这一代人有一个很大遗憾,不像现在的学生可以读到很多的书,也缺乏知识完备的老师,曾经接触到的最权威的经济专业类书籍只有《资本论》。但他认为自己有不同的优势,“我们亲身参加实践,更有经验,更了解人间疾苦,了解农民、工人的不易。”

“教学时应该怀有一种责任感”

翻看陈享光至今发表的100多篇论文,很多都直接间接与教学相关,大多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对象,有些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以其昏昏,要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陈享光强调,“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或是教学过程中的疑点,先要自己弄明白。在弄明白的基础上还要有根据,才能和学生讲明白。”在他看来,教学和科研是一体的,虽然科研有着诱人的实质性回报,但在教学方面不容懈怠。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教书育人为重。”陈享光认为,虽然教学的投入产出是无形的,但要舍得投入,舍得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上。

“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教学时应该怀有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仅仅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更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以这种责任感,陈享光追求教学与科研的双赢,对于专业课教学也有自己的坚持。“现在存在着片面注重西方经济学的现象,对政治经济学缺乏认识,有所忽视。教学中往往也只能把意思讲清楚,却很少看到其中的内在联系。”他认为,相对来说,西方经济学根植于西方的土壤,一般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而政治经济学揭示的是本质和规律,“它们是不同层面上的经济学,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经济学,但是不能走入人为的误区,更不能以其取代了政治经济学的位置。”

除了讲授《政治经济学》,陈享光近年来还讲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当代中国经济》等课程,每一次课他都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了解相关资料信息,把改革实践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中。“经济学是致用之学,要帮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经济问题。”

《当代中国经济》没有现成的定理、法则,需要对中国经济整体和结构进行剖析,对中国改革发展作出经济学的总结和解释。“陈老师不光概括得很好,而且在讲解每一个专题时,抓住一个核心,把它扩展开,令我们感到社会经济问题的博大与复杂,最后通过一个模型、理论解释有关学者对相关问题的见解,这一下子就把我们学习的经济学原理和实际经济生活结合起来。”一名经济学院学生对于陈享光教授的课程印象深刻,这门课程在教学评估中也多次获评优。

“厚厚的笔记本就像一根接力棒”

当下,大学校园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浮躁的现象。对此,陈享光引用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表达看法:“‘利己’无可厚非,但同时要‘不损人’,甚至有能力时要‘有益于他人’。”

“有人说《国富论》里的假设过分强调利己,这忽视了亚当•斯密的前提,误解了亚当•斯密。”陈享光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学经济的人要联系社会实际,解决社会问题,“做一个符合人性的人”。

“经邦济世,经国济民”是古人对“经济”的解释。在陈享光看来,这或许也是“经济学人”应当遵循的守则,我们不应是只为自己利益考虑的个体,而是需要为社会贡献己力的一份子,是一个“心怀天下,经国济民”的人,一个“以德为心”的人。

在经济学院院刊上,曾经有这样一段文字:“厚厚听课笔记本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课的重要标志,有同学比方说,这厚厚的笔记本就像一根接力棒,从师兄师姐那里传到我们这里,又会从我们这里传到以后的师弟师妹那里。”在学问里,在学子身上,陈享光教授传递着自己的理想。

言师

“在《当代中国经济》课上,陈老师所解问题句句直指国家发展命脉。用经济理论深刻探讨问题的同时,谈及国弊无不慷慨激昂。立志于经济,当以陈老师品学为榜样!”

——经济学-数学实验班2011级本科生 张廷瀚

“陈老师授课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课堂上不但有理论体系的建构,更充满了实际案例的说明,足见这位老师功力的深厚。”

——经济学专业2011级本科生 刘晨光

“陈老师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能成功地把个人观点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他的《政治经济学》课条理清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经济学-数学实验班2011级本科生 贾德音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