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第二届“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国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挪威、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土耳其、南非、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类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全球南方国家如何看中国式现代化、“一带一路”与人类共同现代化等主题展开对话研讨。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易主持。她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去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人民大学一直牢记嘱托、走在前列,打造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理论高地,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人大力量。期望能同国内外的嘉宾一道,通过学术交流研讨,共同探讨“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聆听国内外朋友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看法与建议,为进一步丰富世界现代化理论贡献智慧。
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先后致辞。
杜鹏表示,“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极具深度和广度的话题,也是新时代下中国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与成功离不开对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经验的借鉴。因此,中国人民大学非常珍惜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交流探讨现代化发展经验的机会,希望能够通过学术交流,共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从而丰富人类现代化模式,为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贡献智慧和力量。当前,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开放包容,把面向世界、融通中外作为长远之计,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国际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重大国际学术交流论坛之一,旨在搭建国际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推动国际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为全球发展作出新的理论贡献。最后,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促进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度思考,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二是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各国共同绘就现代化新图景;三是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搭建对话平台,深化中国人民大学与世界各国大学智库的交流。
于涛代表中国外文局,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本次“中国与世界的对话”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他就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分享了三点思考。一是加强文明对话,共同探索建立现代文明转型新方向;二是深化范式研究,共同推动重塑发展理论新格局;三是推动话语创新,共同推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新路径。中国外文局作为综合性国际传播机构,肩负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职责使命。近年来,中国外文局一直努力促进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举办了一系列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联合研究和对话交流活动。长期以来,中国外文局与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合作、共建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实验室、国际文化交流和高端论坛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实现了一流高校资源与国际传播机构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期待与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和国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高端智库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打造更多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知识分享平台,汇聚更多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资源和力量,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培勇表示,本次论坛是站在世界角度讨论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他分享了五个方面的观点: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第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其最基本的来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已经为此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五,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背后,既有源于其他国家乃至全球现代化理论观点的启示和借鉴,同时隐含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
论坛第一阶段讨论主题为“人类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主持。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基里尔·巴巴耶夫(Kirill Babaev),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国际联合倡议多边合作组织荣誉主席、国际奥艺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吉诺维斯(Michele Genovese)依次发表演讲。
(叶小文《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基里尔·巴巴耶夫(俄罗斯)《中国式现代化与中俄关系发展前景》)
(臧峰宇《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史意义》)
(米歇尔·吉诺维斯(意大利)《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看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陶文昭主持)
论坛第二阶段讨论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友文主持。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奥地利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雷立柏(Leopold Leeb)依次发表演讲。
(李君如《在文明互鉴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华文明》)
(胡鞍钢《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雷立柏(奥地利)《Modernity现代性词源》)
(宋友文主持)
论坛第三阶段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邱海平主持。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B.R.Deepak)发表题目为《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南方”的意义》的视频演讲。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依次发表演讲。
(狄伯杰(印度)《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南方”的意义》)
(杨凤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密码:中国共产党》)
(饶兆斌(马来西亚)《区域研究、现代化理论与中国》)
(邱海平主持)
论坛第四阶段讨论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国际组织学院院长张晓萌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姚中秋,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社会学家、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于佳依次发表演讲。
(姚中秋《中国的发展型社会主义及其世界意义》)
(埃里克·索尔海姆(挪威)《GDI与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
(马丁·阿尔布劳(英国)《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国文明》)
(于运全《世界如何看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大数据和全球调研》)
(于佳《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张晓萌主持)
论坛第五阶段讨论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主持。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蒙亚埃(David Monyae)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三希,国际高级政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Josef Gregory Mahoney),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巴中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法教授高文勇依次发表演讲。
(李小云《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反思》)
(戴维·蒙亚埃(南非)《“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稳定》)
(李三希《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中国数字经济》)
(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美国)《联通与遏制:中美全球战略的阴阳之道》)
(高文勇(巴西)《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王义桅主持)
论坛第六阶段为“全球南方国家如何看中国式现代化”圆桌会议,由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薛颖主持。巴西三大州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马可·费尔南德斯(Marco Fernandes),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局(Charles Onunaiju) ,土耳其马尔马拉基金会主席阿克坎·苏瓦尔(Mehmet Akkan Suver)依次分享观点。
(马可·费尔南德斯(巴西)《中国式现代化与推动“全球南方”新崛起》)
(王辉耀《多极化世界中的中国与全球南方中心》)
(查尔斯·奥努奈局(尼日利亚)《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及其对非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阿克坎·苏瓦尔(土耳其)《挑战危机:“一带一路”倡议》)
(薛颖主持)
论坛最后一个阶段,CGTN对话栏目——“‘一带一路’与人类共同现代化”由许钦铎主持。葡萄牙前欧洲事务部部长布鲁诺·玛萨艾斯(Bruno Maçães),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明竺(Zoon Ahmed Khan), 墨尔本大学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教授恒安久(Adrian H.Hearn),西班牙ESADE商学院“与中国对话”项目主任苏傲古(Augusto Soto),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参加对话。
(布鲁诺·玛萨艾斯(葡萄牙))
(明竺(巴基斯坦))
(恒安久(澳大利亚))
(苏傲古(西班牙))
(王义桅)
(许钦铎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作会议总结。他对国内外与会嘉宾参与此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本届论坛聚集了来自六大洲,17个国家的40余名学者,大家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研究领域,围绕“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畅所欲言,分享了深刻的见解与思考,提出了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在未来还将继续举办“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国际论坛,期盼借此平台与各国政党政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类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为人类进步贡献我们的智慧,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