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图文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做开题讲演
时间:2012.07.29

尊敬的黄主席,各位贵宾,各位朋友、老师们、同学们,在此,我对我校举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的开幕致以衷心的祝贺,对各位的光临表示最热烈地欢迎。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人类一直在探求世界和自身奥秘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有关人和社会的学问,根植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社会的变迁进步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要认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最终也要回归哲学社会科学的怀抱。最近出台的中央三号文件《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导的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多年来形成了治学严谨、兼容并蓄、融会中西、追求卓越、引领潮流的独特风格,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领域的一面旗帜。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主席视察我校时,再次重申了"四个同等重要" 的思想,"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并殷切期望我校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为年度高层学术论坛,它立足中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前沿,旨在为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和政策专家提供相互交流的高级平台。本论坛自2000年创设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已经成为中国思想界、理论界与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年度活动之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关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本次论坛的举办恰逢中国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许多领域的重大改革正在实施之中,社会经济运行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全面显现,财政金融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大国地位的日益提升与和平崛起战略的提出需要重新定位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责任等等。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本次论坛将主题确定为"未来之路: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中的中国",并分解出六大分论题,涵盖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征途上的多数重大经济战略问题。针对论坛主题和各个分论题,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在相应学术领域最为权威的中外学者加盟搭配,倾情对话,这些带有预见性的论题必将带给我们深刻的思想启迪、学术启迪和政策启迪,对推动中国经济的稳健崛起做出贡献。

针对本次论坛的六大主题,我想先向各位来宾做一简要介绍:

论题之一,教育、信息技术革命、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发展。国民的教育水平不仅是评判一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一个关键要素,而且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当今的全球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都是人力资本的竞争,而人力资本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教育制度与人才市场体制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由于人力资本市场存在缺陷,能力信号显示与甄别机制不尽完善,妨碍了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同时,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与人力资本市场的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推进,才能真正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找到适合中国的人才发展之路,提升中国的整体国民素质,还需要在发展中寻求答案。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女士与2001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斯宾思教授将围绕这一论题展开直率的讨论,以探求真谛。

论题之二,货币国际化的利益、风险与路径。人民币问题近年来为世人所瞩目。作为一个并未完全实现可兑换的主权货币,引起如此程度的关注在货币史上实属罕见,从而也就显得非同寻常。国内扩大出口的呼声,国际政治的压力,升贬之战,风起云涌,利弊权衡、风险得失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中国政府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为亚洲以至世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但是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随着中国经济贸易总量的迅速扩展,人民币对亚洲以至全球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日益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似乎不可避免。欧元的诞生,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讨论给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人民币增加了新的话题,亚元的构想勾画了未来世界货币三足鼎立的蓝图。但是,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人民币的成本与风险如何评判?收益又怎样衡量?我们应该如何安排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人民币最终会成为世界第三大货币吗?中国金融理论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和西方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人麦金农教授将就上述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探究微妙,指点迷津。

论题之三,转型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在理论界,不同学术流派就政府经济职能中所体现的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倾向的孰优孰劣展开了持久而广泛的论战。亚当· 斯密时代政府只能充当"守夜人"角色的论断饱尝了理论和实践的考验。近几十年来一些国家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型表明,政府在经济转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与程度会影响转型的绩效,尤其是东亚经济的兴起早已证明了政府并不总是像古典主义经济学认为的那样,只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增进起阻碍作用。在中国,政府对改革事业的推进是25年来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因素,这已经成为中外经济学界的一个共识。但是,政府介入对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如误导资源配置、寻租腐败现象等。面对新的发展时期,政府主导这把双刃剑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什么样的政府才能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国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特邀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和西方转型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德塞教授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一定会发表高屋建瓴、切中要害的见解。

论题之四,就业、通货膨胀与可持续经济增长。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和避免通货膨胀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对此均有过很多经典的论述,并对不同国家的相关政策起着程度不同的影响。曾经困扰中国多年的通货膨胀问题可以说已经沉寂许久,可是最近,就在人们还未走出所谓"通货紧缩"的阴影时,通货膨胀的警报又不绝于耳。物价指数走高,投资升温过快,虽然我们一时很难判断目前已经形成了某种通胀预期,但对进入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这场"没有体温的高烧"到底会造成何种影响,人们仍疑云重重。同时,大量新增劳动力涌入市场,劳动力就业结构失调,多种因素交织形成的新一轮就业压力"山雨欲来风满楼",社会各种应对机制进一步"绷紧",我们似乎正在进入一个就业与通胀压力同时迸发的特殊时期,使得人们更加期待政府及时出台新的对策并产生积极效果,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围绕这一话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和西方就业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菲尔普斯教授将各抒高见,探究政策取向。

论题之五,经济增长与国家财政安全。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2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为了拉动内需,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六年多来,依靠发行国债、政府投资等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使得中央政府债务不断累积,地方政府财政日益困难,隐性债务进一步扩大,国家财政安全受到威胁。长此以往,可能对宏观经济增长与稳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引起了人们的种种担忧。积极财政政策淡出与否,淡出时机如何选择,也引得众说纷纭,难以达成共识。与此相似的,日本经济在90年代出现了长期停滞,政府为了使经济走出困境,也频繁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致使国债余额屡创新高,政府债务负担不断增大,其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中日两国具有近似的文化传统和共同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战略,国家财政安全是两国在未来经济增长中都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应对这一共同的挑战,我们期待着两位顶级财政学家王传纶教授和日本著名学府一桥大学校长石弘光教授和我们一起回顾过去,警示未来。

论题之六,21世纪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2003年,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额已达8500亿美元,位居全球贸易四强之列,外汇储备再创新高,同时还吸引了世界上最多的海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新兴市场国家。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仍然偏低,工业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对外贸易仍有相当部分停留在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半成品阶段,贸易手段相对落后。在中国人均GDP闯过1000美元关口之后,原有的贸易格局将面临新的调整需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风光不再,而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市场障碍重重。如果说原先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是着眼于出口创汇并据此换取国外先进技术产品,如今则转换为中国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大国需要承担和凸显的重要责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新的游戏规则下重新洗牌,贸易战日益频繁,国际争端纷繁复杂,与世界其他贸易伙伴的差距亟待缩小。如何在新的发展时期重塑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形象与品格,将是我们面对的一大课题。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专家、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教授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巴格沃蒂教授畅谈国际贸易发展大势,展望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迅速崛起的意义和责任。
上述六大论题既自成体系,又相互映衬,涵盖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路途上难以回避的重大战略问题。

对于本次盛大论坛的成功举办,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位重要的贵宾,他不仅是中国的老朋友,更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老朋友。他就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欧元之父"的国际经济学大师罗伯特·蒙代尔教授。蒙代尔教授多年来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改革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为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自从1995年以来,蒙代尔教授先后十次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协调我校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的国内最高层次的"经济政策与金融管理" 学位教育合作项目和以他命名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系列讲座,先后邀请了30多位国外一流经济学家、经济政策领导人和杰出华人学者来华举行专题演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蒙代尔教授还表示,他要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学术基地,努力搭建一个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一流平台,培养最优秀的中国经济学家。今天我们邀请他作本届论坛的基调演讲,相信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

中国的未来发展之路充满了希望和机遇,也布满了荆棘和坎坷。如何抓住难逢的战略机遇,应对进一步发展的挑战,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正是本次论坛的主旨。我相信,也是值得每一位关心中国发展前途的人们正在深刻思考的问题。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的盛会是一次中外经济学大师智慧碰撞与交流的盛宴。让我们在感受他们纵论天下、指点江山、志存高远之胸襟和激扬文字、慧眼独具之学术魅力的同时,共同思考、探索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

祝第四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编辑:张玉亮)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