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程天权书记主持召开学者座谈会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来源:文/校报 学生记者 张小雪
时间:2014.03.24

11月27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程天权主持召开学者座谈会,交流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哲学院院长郝立新、党委宣传部部长郑水泉、教务处处长洪大用、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孔祥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齐鹏飞、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成福、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杨德山、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光斌等参加座谈。

刘元春教授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要切实达成这两项目标,必须要不断强化基层创新、区域创新,深化经济改革和顶层设计方案,重视中西部崛起。他提出,要将目光从单一行业发展转向整体经济协同化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党和国家焕发生机的关键点。

孔祥智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大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为加强新形势下我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他认为,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建立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当前,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重视把科技推广到农业上去,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马中教授指出,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现阶段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留下很多经验教训,环境资源问题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任务。

李义平教授指出,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首次写进党章,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的强调。同时,报告中还明确提出必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这无疑将对中国未来经济走势带来积极影响,向人民群众展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光明前程,十分鼓舞人心。

张成福教授提出,在多元利益社会中,政府应该在不断的交流和沟通中寻求共识。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信息公开,倾听群众的心声,让群众充分理解政策,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金灿荣教授谈到,近一段时间以来,十八大的召开成为世界各国媒体的报道重点,由此可见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他认为,随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逐步完整,“集群效应”将被不断放大;同时,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终端市场效应”也将愈发明显,“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将与“为中国制造(made for China)”共同存在。

杨德山教授表示,党的纯洁性建设将是未来党建工作的一大重点。必须坚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和严格队伍管理相结合、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相结合、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发挥监督作用和严肃党的纪律相结合,始终保持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同时,必须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杨光斌教授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相对而言,法治建设进程还有待大力推进。加强党内团结、实现民主法治,将是未来十年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次报告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在坚持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一些具体的体制进行改革,给人民更多的民主权利。十八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关论述,回应了民众期待,相信十八大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会推进更快。

程天权书记在听取各位学者的发言后指出,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希望广大专家学者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交流探讨中充实真知灼见,努力推出更多有分量、有社会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和政策建议,为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编辑: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