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第二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在人大举办 聚焦新城发展与老城更新
来源: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时间:2021.11.03

11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主办的“第二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老城·新城·都市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16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以“新城发展与老城更新”为主题,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多位国内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首都治理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首发院院长靳诺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首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元春主持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首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元春主持开幕致辞环节)

靳诺表示,首发院是依托人大优势学科建立的首都高端智库,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首都治理问题,成效突出、成果显著。她强调,首都治理研究首先要遵从城市发展规律,特别是在维护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方面要突出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第二,要平衡发展与宜居的关系,优化大都市圈发展,构建与首都功能相匹配的超大型城市有效治理体系;第三,在研究治理“城市病”问题的同时要坚决克服以“库多智少”为代表的“智库病”,与政府保持紧密联系,打造“在眼前、想得起”的前瞻性智库。

(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书记、首发院院长靳诺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严金明主持“论坛I:都市圈治理与区域协同”。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前副部长仇保兴分享了生态新城的三种模式;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副主任、国土开发与地区所副所长夏成讲解了首都功能重构与非首都功能疏解仍是首都规划的主要任务;东京市前副市长,明治大学政府治理教授青山佾分析了21世纪的首都治理应从效率导向转向休闲导向;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 Po)城市学院院长、教授Patric LeGale提出首都治理需划分不同治理层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认为,北京老城有机更新重在人和人的沟通与连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裕民教授指出,以城中村为主要空间载体的新二元结构是我国发达城市治理的顽疾和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战略任务,也是首都治理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墨尔本大学建筑建设规划(ABP)学院副院长韩笋生教授主持 “论坛II:新城发展与规划建设”。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石晓冬研究员围绕新时代首都空间的治理逻辑展开演讲,探索集成时间、空间与治理的复合框架;加州州立旧金山大学Richard LeGates教授对比总结了北京与华盛顿城市规划的异同,对北京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交通连通性和去中心化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呼吁大家立足北京、放眼全球;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教授深入分析了都市圈理念提出的背景,认为该理念是推进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亚洲理工大学Detlef Kammeier教授划分了首都城市类别,认为首都治理应与类型相匹配;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李文钊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提出了多界面首都治理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张杰主持“论坛III:老城更新与社会重构”。英国社科院院士、伦敦国王大学(KCL) Chris Hamnett教授回顾了过去30年间伦敦东区、伦敦码头区等大型翻新改造项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提出要划定合理的都市圈范围、坚持竞争中立以及形成适应性体制机制;欧洲规划院校联合会(AESOP)前主席、格罗宁根大学Gert de Roo教授从“城市发展”转向“集体行动与公共治理”视角,阐释了与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观点不谋而合的研究思想;墨尔本大学建筑建设规划(ABP)学院副院长Han Sun Sheng教授介绍分析了堪培拉城市形态、改造可行性、政府角色担当等;印度国家城市事务研究中心主任,EUA 主编Debolina Kundu分享了“城市问题与公共治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姚永玲教授总结出“都市圈最大的瓶颈来源于行政区划与公共交通”结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秦波教授主持“圆桌论坛:首都城市治理——比较与借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施卫良,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黄石松等国内4位学者同来自德国、法国、美国的3位学者分享了对首都发展与治理的独到见解并与现场观众展开互动与讨论,呈现了一场层次高、规模大、成果多、影响广的学术盛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学生和媒体人士代表共计200余人参会。

编辑:廖 婧